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体育赛程 体育赛程

体育运动雕塑_体育运动雕塑抽象

tamoadmin 2024-07-09 人已围观

简介1.星海广场是哪个区2.希腊雕刻家米隆的青铜作品掷铁饼者,为什么这幅作品被认为是“空间中凝固的永恒”?3.古罗马雕塑的代表作4.请问古希腊的雕塑《掷铁饼者》最早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5.环岛路马拉松的雕像者是谁我这有些范文,你参考一下吧:1.《掷铁饼者》 这尊被誉为“体育运动之神”的雕像,一望而知是表现投掷铁饼的一个典型瞬间动作:人体动势弯腰屈臂成S型。这使单个的人体富于运动变化,但这种变化常

1.星海广场是哪个区

2.希腊雕刻家米隆的青铜作品掷铁饼者,为什么这幅作品被认为是“空间中凝固的永恒”?

3.古罗马雕塑的代表作

4.请问古希腊的雕塑《掷铁饼者》最早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

5.环岛路马拉松的雕像者是谁

体育运动雕塑_体育运动雕塑抽象

我这有些范文,你参考一下吧:

1.《掷铁饼者》

这尊被誉为“体育运动之神”的雕像,一望而知是表现投掷铁饼的一个典型瞬间动作:人体动势弯腰屈臂成S型。这使单个的人体富于运动变化,但这种变化常常造成不稳定感,所以作者将人物的重心移至右足,让左足尖点地以支撑辅助,以头为中心两臂伸展成上下对称,从而使不稳定的躯体获得稳定感。身体的正侧转动,下肢的前后分列,既符合掷铁饼的运动规律,又造成单纯中见多样变化的形式美感。米伦的这尊雕像解决了雕塑的一个支点的重心问题,为后来的雕塑家创造各种运动姿态动作树立了榜样。

《掷铁饼者》取材于希腊的现实生活中的体育竞技活动,刻划的是一名强健的男子在掷铁饼过程中最具有表现力的瞬间。雕塑选择的铁饼摆回到最高点、即将抛出的一刹那,有着强烈的“引而不发”的吸引力。虽然是一件静止的雕塑,但艺术家把握住了从一种状态转换到另一种状态的关键环节,达到了使观众心理上获得“运动感”的效果,成为后世艺术创作的典范。

掷铁饼的强烈动感与雕像的稳定感结合得非常好。雕像的重心落在右腿上,因此右腿成了使整个雕像身体自由屈伸和旋转的轴心,同时又保持了雕像的稳定性。掷铁饼者张开的双臂象一张拉满弦的弓,带动了身体的弯曲,呈现出不稳定状态,但高举的铁饼又把人体全部的运动统一了起来,使人们又体会到了暂时的平衡。整尊雕像充满了连贯的运动感和节奏感,突破了艺术上时间和空间的局限性,传递了运动的意念,把人体的和谐、健美和青春的力量表达得淋漓尽致。体现了古希腊的艺术家们不仅在艺术技巧上,同时也在艺术思想和表现力上有了一个质的飞跃。这尊雕像被认为是“空间中凝固的永恒”,直到今天仍然是代表体育运动的最佳标志。

2.一件工艺品

我的书桌上放着一只“唐老鸭”工艺品。这只唐老鸭是我爸爸在锡惠公园玩套圈圈的游戏时套到的,它是用石膏做成的。它有二个功能,一是用来当摆设,二是用来储蓄。

唐老鸭歪着头,二手叉腰, 张着八字腿站立着。它的整个形态逼真,栩栩如生。它的头上戴着一只绿色的海军帽,二只眼晴睁得大大的,嘴巴噘得扁扁的,好像在生气,又好像在点头致意。身上穿着一件陶红背心,胸前还系着一个绿色的领结,显得很神气。脚和底板连接着。它的背上有一个扁扁的洞,钱币就从这个洞里放进去。每当我得到了钱币,总会往它的背上放。

每当我做作业时,我都看看它,它好像在监督我,也好像在问我:“今天的作业做好了没有?”这时,我会低下头“苦干”。等我做完了作业,我又会去观赏它,这时,它好像在对我微笑,好像在说:“嗯,干得不错。”它天天陪伴着我,所以它成了我的知心朋友,亲密伙伴。

这只唐老鸭又可以储蓄,又可以做工艺品,我喜欢它!更喜欢它那幽默、滑稽的神态 !

3. 在我的书架上,有一层存放艺术品的地方,那里放有膘肥体壮的越南小木猪,凌空跃起的水晶海豚,一组古老的编钟和两把镶在那无瑕水晶中的金钥匙……但是,这些东西并不是我最得意的,最有意义的艺术品应该是自己的杰作,我最喜爱的艺术品:立在最右边的高达模型。

这个高达模型是在几个月前买下来的,那次我可是大下血本啊!如今,一架威风凛凛的高达模型已经耸立在我的眼前了:它全身乌黑,一个金**的“V”字形头冠神气地立在它那帅气的头上,显得特有王者风范,一双锐利的青色眼睛仿佛一刻不停地巡视着是否有对小主人不利的物体侵入。宽阔的肩膀看上去让人感到十分有安全感,肩膀下长着一双强劲有力的”大钢筋”,左手持着金灿灿的飞虎爪,右手持着新式的带导弹的枪盾,在不开灯的地方摆上它,坏人没准还以为这是科学家发明的新型机器人呢!这个模型最让人叫绝的是它的做工之精细,你甚至可以打开它,将细小的”驾驶员”放进去,还可以自动发射导弹呢!

每当我坐在书桌前,我总会先看一看这个模型,最最令人费解的是它的眼神比妈妈历声训斥还管用,它每次都会用锐利的眼神问我:“作业做完了吗?”我我便每次都会自觉地用功。我一空就会和它玩,我们每天在一起,成了最要好的好朋友。

我爱这个高达模型工艺品。

最重要要抓住这件雕塑的特点,祝你写好作文。

星海广场是哪个区

《掷铁饼者》赏析 《掷铁饼者》是公元前5世纪到公元前4世纪古希腊杰出的雕塑家米隆的代表作。大理石雕复制品,高约152 厘米,罗马国立博物馆、梵蒂冈博物馆、特尔梅博物馆均有收藏,原作为青铜,米隆作于约公元前450 年,现在已经遗失。 《掷铁饼者》这件作品表现的是投掷铁饼的运动员。在运动过程中作者米隆选择了一个转折性的瞬间:运动员为投掷而大幅摆动双臂、快速旋转身躯。他的身体运动已达到极限,在下一个瞬间他就要掷出铁饼。作者抓住的这个瞬间概括了掷铁饼这一动作的整个过程,显示了运动员最典型的姿态。最强烈地展示了运动员肌肉的健美和力量。这个掷铁饼人的双臂张开,仿佛一张拉满的弓,加强了观众对于铁饼就要被飞速掷出的联想;铁饼和运动员头部的两个圆形左右呼应,支撑身体的右腿如同轴心,使大幅弓起的身体保持平衡。这样的构思设计显示了米隆的艺术匠心。这是一个非常难处理的动作。作者能在构思和塑造上达到如此完美的程度,显示了他对于人体结构知识的极度熟悉和高超的雕塑技巧。同时我们也可以知道,作者所在的那个时代的艺术风格是怎么样的:那是追求一种健美、庄重、和谐,洋溢着青春活力的美。 米隆生于公元前492年,公元前5世纪到公元前4世纪古希腊杰出的雕塑家,艺术活动主要于公元前472年到440年间。米隆大概在20岁时到阿基列达斯门下学习,而艺术成熟于40岁左右。他擅长以青铜为材料的雕塑,能巧妙而准确地表现人物在运动中的正确姿态,塑成形神俱真的动物。传说他为雅典城堡塑造的青铜牡牛雕像,由于乱真而招惹成群的野狼;他雕刻的马,竟引起真马的嘶叫。可惜的是米隆所有的雕刻原作都没有保存下来,现在所看到的仅仅是后来罗马匠师模制的大理石复制品。他的主要活动时期在公元前5世纪中叶。米隆的突出贡献在于他使希腊雕塑最终摆脱古拙的样式而确立古典风范。 《掷铁饼者》充分体现的米隆的艺术风格,同时也体现古希腊时期的雕塑艺术风格。 米隆的《掷铁饼者》是古希腊中较早表现男性形象的作品。这位在奥林匹克竞技赛场上的运动员,在即将掷出铁饼的一瞬间充分表现出男性的青春美、健劲美、智慧美。雕塑家造型之准确、运动感与节奏感把握之贴切,使两千多年来的观赏者无不赞叹。《掷铁饼者》取材于希腊的现实生活中的体育竞技活动,刻划的是一名强健的男子在掷铁饼过程中最具有表现力的瞬间。雕塑选择的铁饼摆回到最高点、即将抛出的一刹那,有着强烈的“引而不发”的吸引力。虽然是一件静止的雕塑,但艺术家把握住了从一种状态转换到另一种状态的关键环节,达到了使观众心理上获得“运动感”的效果,成为后世艺术创作的典范。掷铁饼的强烈动感与雕像的稳定感结合得非常好。雕像的重心落在右腿上,因此右腿成了使整个雕像身体自由屈伸和旋转的轴心,同时又保持了雕像的稳定性。掷铁饼者张开的双臂象一张拉满弦的弓,带动了身体的弯曲,呈现出不稳定状态,但高举的铁饼又把人体全部的运动统一了起来,使人们又体会到了暂时的平衡。整尊雕像充满了连贯的运动感和节奏感,突破了艺术上时间和空间的局限性,传递了运动的意念,把人体的和谐、健美和青春的力量表达得淋漓尽致。体现了古希腊的艺术家们不仅在艺术技巧上,同时也在艺术思想和表现力上有了一个质的飞跃。这尊雕像被认为是“空间中凝固的永恒”,直到今天仍然是代表体育运动的最佳标志。 从《掷铁饼者》我们可以看出,米隆是位大胆进行艺术革新的雕刻家,他勇于探索和表现新而又难的雕刻技法,力图使和谐壮丽与逼真生动合二为一,他善于运用超群的雕刻技巧表现运动中的人体,尤其是对激烈动势中的竞技者的人体均衡与静止的处理有独到之处,这充分表现在他的《掷铁饼者》中。这尊被誉为“体育运动之神”的雕像,一望而知是表现投掷铁饼的一个典型瞬间动作:人体动势弯腰屈臂成S型。这使单个的人体富于运动变化,但这种变化常常造成不稳定感,所以作者将人物的重心移至右足,让左足尖点地以支撑辅助,以头为中心两臂伸展成上下对称,从而使不稳定的躯体获得稳定感。身体的正侧转动,下肢的前后分列,既符合掷铁饼的运动规律,又造成单纯中见多样变化的形式美感。米隆的这尊雕像解决了雕塑的一个支点的重心问题,为后来的雕塑家创造各种运动姿态动作树立了榜样。米隆的雕塑艺术的最大长处是反映迅速变化的运动感,往往能突破时空的局限,抓住雕像动作的关键瞬间,扩大了形象的时空表现力。 古希腊能产生这样的雕塑艺术跟那个时代的分不开的。古希腊人崇尚体育运动,公民可以裸身参加竞技运动,为艺术家观察和创造,写实提高了有利的条件。由于希腊的城邦国家制度,在军事技术落后,防卫和进攻能力低下的情况下,为了保存自己,侵略别人,掠夺奴隶和财富,必须具备强壮的体格。因此,希腊人特别重视体育锻炼,在气候温和的希腊,人们在从事体育运动和宗教性的文艺演出活动时,常以炼身,全身赤露成为希腊人特有的风俗习惯。这种社会风气造就了社会普遍赞颂健美的人体,他们认为完美健康的人体乃是人的骄傲,把肉体的完美看作神明的特性。由于锻炼和普遍的竞技活动,使雕刻家有机会观察、研究和表现人体特别注意表现男子的健美和力量,以及女子的柔美动态,形成了西方美术中崇尚人体美的艺术传统。这种社会风气和艺术实践活动,促使了希腊的雕刻家们创造出空前高超的人体雕像。由于在古希腊的观念中所崇敬的神和人是同行同性的,神是最完美的人的化身,因此在创造神的形象中是以人间最完美的人体为典范的。由此可见希腊人的世界观是把神拉到人的境界中来,从神的本质中看到人性,也从人的本质中看到神性。希腊人的信神、实质上是意味着对人的肯定,这是它社会意识的独特之处 或许在许多人眼里,艺术和体育并没有什么必然联系。可丹纳认为,体育作为古代欧洲的文化风尚,对艺术的发展有根本性的奠基作用。希腊的青年,是献给神的战马,他们大半时间都在训练场上,跳跃、奔跑、拳击、掷铁饼,他们不像是现代人那样,把肉体放在头脑里,而是以体格健壮比例匀称擅长各种运动为荣。生活在古希腊时代的雕塑家们见到的硕美的人体太多了,他们的笔下流淌出来的人体美自然跟后世那些没见过世面的艺术家们大不一样。这种对体育的推崇,自然造就了希腊雕塑艺术登峰造极的地步。而回头看看我们汉代出土的击鼓说书俑,满脸皱纹,给谁看都会有无限的安全感,可知是礼乐教化的结果了。 在古代希腊文明中最突出的成就之一是雕刻艺术,在世界艺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其中尤以人体雕刻最为突出,它又是和希腊人的宗教观念、体育锻炼密切相关,古希腊雕刻,特别是古典时期和希腊化时期的雕刻,其共同特点是追求一种和谐的理想美。它的突出成就集中体现在人像雕刻,特别是人体雕刻上。《掷铁饼者》就是那个时代那种艺术风格的最佳表现。

希腊雕刻家米隆的青铜作品掷铁饼者,为什么这幅作品被认为是“空间中凝固的永恒”?

星海广场是沙河口区。

星海广场在大连市沙河口区,是大连的标志建筑之一,也是大广场,乘坐公交23路、202路轻轨电车、16路、406路、711路、801路等路在星海会展中心站下车步行即到。

星海广场上的运动雕塑。

1、那些体育运动雕塑是为迎接2008年的奥运会而建。

2、18组雕塑展现了18种运动,分别是滑雪,曲棍球,击剑,速滑,塞艇,乒乓球,篮球,长跑,射击,撑杆跳,花样滑冰,标枪,垒球,铁饼,跳水,跳远,竞走,艺术体操。

3、雕塑表现了大连人民对08奥运会地期待,表现了大连人民对运动的热爱。同时,也表现了大连人民政府对08奥运会的重视和对全民身体健康的重视。

4、这18组雕塑都是由白色不锈钢网制作的,中空。简单的钢网将运动员的肌肉、表情、动作、姿态表现得尽善尽美。从头部,肩部,到腿和脚,都能显现出制作者工夫的精细。他们是想通过对运动员严肃,专注,雄心勃勃的神态和动作的敏捷来战线大连人民拼搏的精神。

5、欣赏这样的雕塑,你可以从他们的连接动作开始。每组雕塑都是由三个连续的动作组成的,这样就能使静止的动作连续成一个过程,一个运动的过程,让人感觉顺理成章。我们再来看看雕塑上的运动员,轮廓清晰,肌肉强健,神态严肃认真,身体高达2米多,让人有一种安全的感觉,感觉是志在必得了。

6、再看看质地,雕塑是用白色不锈钢制作的。象征着纯洁、高尚、坚硬、刚强。使雕塑以单纯简洁的形式,表现了纯粹性的精神和观念。

7、一个城市的雕塑能体现一个城市的品位和文化,可以看出,大连是一个十分重视体育运动的城市。

古罗马雕塑的代表作

掷铁饼者为大理石雕复制品,高约152厘米,罗马国立 博物馆、梵蒂闪博物馆、特尔梅博物馆均有收藏,原作为青铜, 是希腊雕刻家米隆作于约公元前450年。此雕塑刻画的是一名强健的男子在掷铁饼过程 中最具有表现力的瞬间:人体动势弯腰屈 臂成S型。

这使单个的人体富于运动变化, 但这种变化常常造成不稳定感,所以作者将 人物的重心移至右足,让左足尖点地以支撑辅助, 以头为中心两臂伸展成上下对称,从而使不稳定的 躯体获得稳定感。

身体的正侧转动,下肢的前后分列, 既符合掷铁饼的运动规律,又造成单纯中见多样变化 的形式美感。雕塑的人体美和运动美表现出极强的生命力,此雕像也因此被誉为“体育运动之神”。

掷铁饼的强烈动感与雕像的稳定感结合得非常好。雕像的重心落在右腿上,因此右腿成了使整个雕像身体自由屈伸和旋转的轴心,同时又保持了雕像的稳定性。

掷铁饼者张开的双臂象一张拉满弦的弓,带动了身体的弯曲,呈现出不稳定状态,但高举的铁饼又把人体全部的运动统一了起来,使人们又体会到了暂时的平衡。

整尊雕像充满了连贯的运动感和节奏感,突破了艺术上时间和空间的局限性,传递了运动的意念,把人体的和谐、健美和青春的力量表达得淋漓尽致。

体现了古希腊的艺术家们不仅在艺术技巧上,同时也在艺术思想和表现力上有了一个质的飞跃。这尊雕像被认为是“空间中凝固的永恒”。

请问古希腊的雕塑《掷铁饼者》最早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

1.米隆《掷铁饼者》 (大理石,罗马复制品,公元前5世纪,罗马国立博物馆藏)

米隆是公元前5世纪上半期古希腊著名的雕刻家。他善于运用写实手法创造性地刻画人物在剧烈运动中的动态。《掷铁饼者》便是他在这方面最重要的代表作。米隆在这一作品中创造了一个出色的充满活力的运动员形象。尤见作者匠心的是,他出色地概括了掷铁饼这一运动的整个连续过程,表现了一种动态的美。掷铁饼者张开的双臂像拉满的弓,使人产生一种发射的联想。铁饼和人头的两个圆形,左右呼应;紧贴地面的右腿如同一个轴心,使曲折的身体保持稳定。整个雕像给人的印象是:健美、庄重、和谐,洋溢着青春的活力。运动员之所以呈现出的形态,是由古希腊人的社会风俗所决定的。因为,古希腊人在从事体育运动和宗教性的文艺演出活动时,男子往往赤身。他们认为完美健康的人体乃是人的骄傲,是神性的体现。这种社会风俗反过来也促进了希腊人体雕像的发展,并且形成了西方美术中崇尚人体美的艺术传统。

2.波利克利托斯《持矛者》 (大理石,罗马复制品,公元前5世纪后半期)

波利克利托斯是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最著名的雕塑家之一,擅长表现青年运动员的形象,所用材料都是青铜。据说他还写了一本论述人体比例的论文:《规则》。可惜他的原作均已不存,只留下《持矛者》和《束发带的青年》等几件罗马时期复制品。其中《持矛者》尤为重要。它塑造了一个体格健壮、充满朝气的青年战士的形象,体现了古希腊人在希波战争胜利后对英勇保卫国家的战士们的崇敬心情。同时,它也是作者长期研究人体比例的验证,即他认为最理想的人体比例,是头与全身的比例为7∶1。按照这样的比例塑造的人体,显得比较粗壮,但它是以均衡自然的体态和严格的比例表现出来的,符合当时希腊人审美趣味的标准的人体美。以至当时的雕刻家们就把这座雕像称作“规则”,即把它看作是人体美的规则和典范。

3.《拉奥孔》 (大理石,高178厘米,公元前1世纪末,哈格桑德罗斯、波利多鲁斯、阿典诺多鲁斯等作,现藏罗马梵蒂冈博物馆)

这是1506年1月4日意大利人在罗马旧皇宫的地基上挖葡萄园时发掘出土的一尊希腊雕刻原作。它的作者是罗得岛的三位雕塑家。这件著名的群雕取材于希腊神话中关于特洛伊战争的传说。传说希腊人与特洛伊人作战,10年不分胜负。后来希腊人巧施木马计,攻入了特洛伊城。该城神庙祭司拉奥孔在特洛伊城被攻陷前,曾识破这木马计,并提出警告。他的这一行动违背神意,宙斯派巨蛇将拉奥孔父子三人活活咬死。这件群雕正是表现拉奥孔父子被巨蛇缠咬,濒于绝境时肉体的痛苦和拼命挣扎的情景。这一雕像被发掘出土时,拉奥孔的右臂已经残缺。当时教皇即请雕刻大师米开朗基罗进行修复。米开朗基罗对此十分谨慎,只画了一幅素描图,并表示不敢随意修复。后来由他的两个门徒将拉奥孔的右臂修复成我们在有些上看到的直伸的姿态。长期以来,许多美术史和美学著作中刊用的《拉奥孔》的大多是这种形象。经过长期的研究论证,证明拉奥孔的右臂应当像本教科书刊出的显示的屈臂。

在这一雕像中,拉奥孔丝毫没有神话人物的特点,而是一个普通的父亲。他带着两个儿子处在即将被两条凶猛的大蟒咬死的危险之中。作者在表现三个人的危境上,作了精心的安排。拉奥孔的左侧是其长子。他的脸被蛇缠住。他被吓呆了,极力想把脚从蛇的缠绕中拔出来。拉奥孔的次子已被蛇紧紧地缠住,在上胸已绕成一个结。他正努力挣脱右臂。他用左手想把蛇头拉开,而蛇则正想从他手下钻过去,没有咬他。位居中央的拉奥孔极力想使自己和他的孩子从两条蛇的包围中挣脱出来。他抓住了一条蛇,正因为此他的臂部被蛇咬了一口。拉奥孔的身体急剧地向一边躲避,胸部挺起,腹部收缩,头垂向受伤的一边。全身的肌肉正如18世纪德国著名美术史家温克尔曼所说的:“肌肉运动已达到极限。它们像一座座小山丘相互紧密毗连,表达出在痛苦和反抗状态下的力量与极度紧张。”“在这里痛苦流经所有肌肉、神经和血管。”(温克尔曼:《古代艺术史》)

雕塑家们这一精心安排,使三个人物的动作、姿态、表情既统一而又有变化,且显得很有层次。正如18世纪德国启蒙运动时期的思想家和美学家莱辛(1729年—1781年)在他的名著《拉奥孔》中指出的:“这无疑是一种很巧妙的构思,显出了一种不平凡的图画的想象力。”

4.加尔桥 (公元14年,法国尼姆)

这是现存的著名的古罗马高架输水道,因位于今法国南部加尔河上,俗称“加尔桥”。

注重实用的罗马人,出于对外扩张和维护帝国统治的需要,同时也是为了满足奴隶主阶级奢侈生活的要求,兴建了各种公共设施,其中最突出的是高架输水道。马克思、恩格斯在《***宣言》中,曾将罗马的输水道与埃及的金字塔看作是人类创造的奇迹。当年的罗马城共拥有11条高架输水道。它们每天输入罗马城的总水量是8 400万加仑,减去沿途的损耗,每天流入罗马城的水量约有3 800万加仑。按当时罗马城内的人口(100万)计算,平均每人每天38加仑。这个数量在20世纪欧洲的城市也不多见。至今在当年罗马帝国统治的区域内,不少地方还残存着古罗马高架输水道的遗迹。其中最壮观的就是“加尔桥”,该桥桥长268.83米,共有三层,总高48米,每层均用券拱,最低层券拱的跨度为16米—24米;第二层券拱的尺寸与最低层相同,最高一层是输水道,券拱的跨度为4.6米。整个输水道的造型极其宏伟壮观。

5.罗马万神庙 (公元2世纪,位于今意大利罗马)

罗马帝国时期最为壮观的神庙建筑。最初建于公元前27年,是由奥古斯都的密友和副手、著名政治家阿格利帕主持的。后因遭雷击而被破坏。公元118年—128年,彻底重建。神庙的形式改为古罗马特有的穹窿顶的圆形神庙。三世纪初,塞维鲁王朝第一代皇帝塞维鲁或第二代皇帝卡拉卡拉,又在圆形神庙前建了一座长方形神庙,并将它与圆形神庙重新组合,以长方形神庙作为整个神庙的入口。这样,后加的长方形神庙实际上成了万神庙的一个门廊。这样一来,万神庙就变成现存的坐南朝北、集罗马圆形神庙与希腊长方形神庙于一体的综合体。

万神庙的圆形大殿首先以它宏大的规模与精巧的建筑结构著称于世。大殿是一个宏大的圆形大厅,上面覆盖着一个史无前例的大圆顶。它的直径达43.43米,在现代建筑结构诞生以前,它一直是世界建筑史上最大的大圆顶。从地面到大圆顶顶部的高度恰好也是43.43米。这就意味着整个大殿的空间正好嵌得下一个直径为43.43米的大圆球,使整个大殿得到了高度的统一。大圆顶的建筑方法,至今虽不很清楚,但它的结构技术是相当高超的。这与古罗马人首先发明了以具有水泥性质的天然火山灰与沙石结合而成的混凝土有很大的关系。

6.罗马大角斗场 (公元1世纪)

这是罗马帝国时期最著名的建筑。它是弗拉维王朝的创立者韦斯巴香驱使几万名奴隶和俘虏,于公元70年—82年建成的。它是专门为奴隶主阶级和平民观看角斗和斗兽以及其他游戏而建造的,故称“大角斗兽场”。又因它的外观呈椭圆形,故又称“大圆剧场”。这一建筑虽已遭到严重破坏,但它的规模和结构还清晰可见。整个角斗场的长轴径约188米,短轴径约156米,中央的表演区长轴86米,短轴54米,观众席约有60排座位,可容纳六万多名观众。角斗场的立面高48.5米,分成四层,下三层每层都采用不同形式的柱子,一层比一层轻巧、华丽,各层之间用了三道水平檐口,好像是三道箍,紧紧地箍住整个建筑物,显得非常坚固、稳定。为了解决观众出入的方便,观众的座席和通道都是经过精心安排的,像这样完善的建筑型制,在体育建筑中一直沿用到现在,并没有原则性的变化。它雄辩地说明了古罗马建筑艺术所达到的高度水平。

7.图拉真纪念柱 (公元106年—113年间建,通高38米,意大利罗马)

纪念柱或称纪功柱、凯旋柱,是与凯旋门同样性质的一种纪念性建筑,是古罗马人的创造。公元2世纪初,罗马帝国极盛时期的皇帝图拉真创造了罗马第一座纪念柱以炫耀罗马帝国的威力。它是一根用大理石砌成的多立克式的大圆柱,由底座、柱身和柱顶三部分组成,总高38米。柱身内部有一螺旋形梯子,可直登柱顶。柱顶上原来是一只用青铜铸成的古罗马军用的圣鸟——鹰,后改立图拉真的镀金雕像。现存雕像则是16世纪重立的基督的使徒彼得的雕像。柱身绕有23圈,共长244米的浮雕带。全部是描写图拉真皇帝公元101年侵略达契亚人的战争经历,浮雕上共出现了二千五百多个人物,所表现的历史情节、人物容貌以至服饰等细节,有很高的真实性,为历史学家们所重视。为了颂扬图拉真的功绩,图拉真在整个浮雕中先后出现达九十多次,竭尽了对帝王的歌颂。

8.提图斯凯旋门 (公元81年建,高14.4米,宽13.3米,意大利罗马)

凯旋门是古罗马统治者为炫耀侵略战争的胜利而创造的纪念性建筑。一般是单独建立,通常是横跨在一条道路上。罗马共和时期后期(约公元前200年)已开始出现这种建筑,但数量很少。到了罗马帝国时期,几乎每一次重大战役的胜利都要在罗马城和被罗马帝国征服的地方建造凯旋门,凯旋门的数量因而激增。至4世纪时,仅罗马城内就有36座。至今罗马城内还保存着三座比较完整的凯旋门。帝国前期弗拉维王朝第二代皇帝提图斯在位时(公元79年—81年)建立的提图斯凯旋门即是其中的一座。它是为了纪念提图斯战胜犹太人的胜利而建的。它的体积较小,且只有一个拱门,但进深较大(约6米),内壁有较好的浮雕,立面的台基与女儿墙也较高,给人以稳定、庄严之感。

9.君士坦丁凯旋门 (公元312年,古罗马)

君士坦丁凯旋门是罗马城现存的三座凯旋门中年代最晚的一座。它是为庆祝君士坦丁大帝于公元312年彻底战胜他的强敌马克森提,并统一帝国而建的。这是一座三个拱门的凯旋门,高21米,面阔25.7米,进深7.4米。由于它调整了高与阔的比例,横跨在道路中央,显得形体巨大。凯旋门的里里外外充满了各种浮雕,表面上看去,巨大的凯旋门和丰富的浮雕虽然气派很大,但缺乏整体观念。原因是凯旋门的各个部分并非作为一个统一体而创作的,甚至其中的大部分构件是从过去的一些纪念性建筑,如图拉真广场建筑上的横饰带、哈德良广场上一系列盾形浮雕以及马克·奥莱略皇帝纪念碑上的八块镶板,拆除过来的。尽管如此,它仍不失为一座宏伟壮观的凯旋门,尤其是它上面所保存的罗马帝国各个重要时期的雕刻,是一部生动的罗马雕刻史。

10.《卡拉卡拉像》 (大理石,头高27.5厘米,公元3世纪初)

这是罗马帝国时期肖像雕塑的代表作之一。卡拉卡拉是罗马帝国塞维鲁王朝的第二代皇帝。他是古罗马历史上嗜血成性的暴君之一。他曾以谋反罪处死他的岳父,并将妻子流放海岛,后又加以。他二十三岁即帝位后,与其弟弟的冲突日益加剧。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他不顾母亲的劝阻将弟弟杀死,并将其弟的许多友人也加以。他曾大肆屠杀日耳曼部族,并进攻安息帝国。最后他自己也被人刺死,总共只做了七年皇帝。了解了此人的为人,再来看他的肖像雕塑,人们就不难认识到,这个高度个性化了的作品,与古罗马其他优秀肖像雕塑所不同的地方,就在于它紧紧地抓住了“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这个环节,着重刻画了那紧蹙的横眉之下的那双多疑而又凶残的眼睛。那过于卷曲的头发和满脸的胡须,更进一步强化了他的凶残性格。这一雕像的艺术技巧,标志着罗马的肖像雕塑已经达到了顶峰,这在世界艺术史上也是不多见的。

11.《弗拉维时期的妇女像》 (大理石,高63厘米,约公元1世纪末,罗马市政府博物馆藏)

这是罗马肖像雕塑中贵族妇女像中的重要作品,是一件等身的大理石胸像。雕像所表现的具体人物不明。但从妇女所梳的当时最时髦的高卷发式看,这是一个贵族妇女的肖像。她的高傲与雍容华贵的神态,刻画得相当突出。这说明这时期的雕塑作品,在表现现实生活方面比以前更加深入细致了。尤其是在这个妇女复杂的发式上,作者运用钻子钻孔的办法,将那一卷一卷的头发都钻了孔。这些孔在光线的映衬下显示出丰富的光影变化,从而大大增强了雕像的艺术魅力。原来靠给雕像涂色以增加其艺术性的办法,逐渐让位于使雕像本身具有丰富的光影变化的方式。因这变化始于罗马帝国弗拉维王朝,故有人称这种变化为“弗拉维色彩主义”。

12.《马可·奥莱略骑马像》 (青铜,高4.24米,约公元2世纪,罗马)

这是罗马帝国前期著名的一座帝王肖像。马可·奥莱略是罗马帝国“五贤君”之一。他是希腊斯多葛派哲学的忠实信奉者,主张人们通过自我教育而达到无私互爱,企图实践柏拉图的理想国。他在位的年代(公元161年—180年),帝国已开始衰落。他又亲身经历了地震、瘟疫、战争、饥荒、军事叛乱等灾难,使他深感现实生活与他信奉的乌托邦理想相距甚远,因而感到失望和苦恼。他的这种思想情绪反映在他逝世前十年用希腊文写的著名的含有自我反省之意的《冥想录》之中。这座青铜骑马像,虽然姿势有些程式化,但整个雕像比较庄重、深厚,较好地表现了这位具有哲学家和文学家气质的帝王形象,是迄今保存下来的唯一的罗马帝国时期具有纪念碑性质的帝王骑马像,也是后来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名人骑马像的范本。

环岛路马拉松的雕像者是谁

原作大理石

古代希腊雕刻,原作青铜,作者:米隆,约作于公元前五世纪中期 大理石,罗马时代模制品,高1.73米,藏慕尼黑古代雕刻馆

有名的《掷铁饼者》雕像,是古希腊雕刻家米隆的代表作品,被公认为希腊古典期的杰作。这一雕像常被作为体育运动和健美体魄的象征,广为流传。

米隆(Myron)是公元前五世纪中期驰名于全希腊的雕刻家。在古代希腊、罗马作家的文献中,曾不止一次地提到米隆和他的作品。他擅长于以青铜为材料,不仅能自如地、比例准确地表现运动中的人体,而且还是表现动物的名手。据传说,他为雅典城山制作的青铜牡牛雕像,曾引来贪婪的野狼;他雕刻的马匹,竟惹起真马的嘶叫。可见其雕工技艺的精湛,和形象刻划的生动逼真。可惜的是,米隆的原作一件也没有保存下来,留传到我们今天的都是一些罗马匠师的大理石模作。

古希腊社会,尚武成风,城市公民以能征善战为荣,十分强调身体锻练,盛行运动竞技,崇尚人的体魄健美。除平时各个城市不断举行竞技比赛外,还规定每隔四年在雅曲奥林匹亚举行一次全希腊的大型竞技盛会,参加者皆为身体健壮的男子。今日四年一度的世界奥林匹克运动会,就是继承了希腊的这个传统。在古代希腊,竞技会上的优胜者,被视为神的恩宠,无上光荣,受到全民狂热的赞美和敬仰,并让雕刻家为其造像留念,如神一般奉祀树为学习模仿的榜样。

《掷铁饼者》雕像,就是为奥林匹亚竞技优胜选手制作的纪念像。米隆在这尊雕像中,刻划了一个竞技者的瞬间动作,生动地表达了掷铁饼者的体态,肌肉的健美和力量。人物动势激烈紧张,面部表情平静从容,在这似乎互相矛盾的处理中,却达到了巧妙的统一与和谐,表达出掷铁饼者的高度镇定的意志和满怀胜利的信心。他弯着腰,手臂向后上方摆动,这姿势正是铁饼即将脱手被抛出的刹那,正是处在运动最紧张、含劲最足的时刻,好似箭在弦上,表达了运动的连续性。由于这种姿势看上去非常令人信服,现代的一些运动家都把它当作样板,力图学习掌握这种正确的希腊投掷法。但实际上,并不象他们所期望的那么容易,他们忘记了,米隆的雕像并不是运动新闻**的一个“静止的镜头”,而是希腊的艺术作品,它与投掷铁饼的最佳实际动作是没有关系的。

据文献记载,米隆的另一名作《长跑优胜者达拉斯》铜像,也是选择了正在运动中的瞬间动作,长跑者被表现得栩栩如生,几乎可以听到他的喘气之声。遗憾的是,此作下落不明,早已失传了。

一、环岛路马拉松的雕像是专业选手、专业运动员和少数非专业运动员,以及为比赛服务的志愿者、市民、记者等;

三、雕像简介

这组雕像象征着“长长久久,永不止步”。共有99尊雕像,塑造了参赛运动员和呐喊助威的人群形象,栩栩如生,将马拉松精神、城市和人民紧密地联系起来。

共分为三组:第一组为领先集团的专业选手,具体刻画运动员奋力冲刺时的动态神情;第二组由专业运动员和少数非专业运动员组成,主要突出他们不懈追赶的坚韧意志和拼搏精神;第三组以非专业运动员为主体,着重表现他们重在参与的精神风貌。发生在上届赛事中的感人一幕,一位老人坐在轮椅上由亲属推着参加比赛的情景也被永远定格。 此外,一些沿途递水的志愿者、助威呐喊的市民、全神贯注捕捉镜头的摄影记者等形象将穿插在群雕当中。

三、厦门岛环岛路简介

环岛路,被誉为“世界最美的马拉松赛道”。它从轮渡码头起分别经过演武大桥、胡里山炮台、曾厝?、会展中心、五缘湾、机场,全长31千米,路宽40—60米,绿化带80—10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