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体育赛程 体育赛程

体育场馆安全制度_体育场馆安全应急预案

tamoadmin 2024-07-20 人已围观

简介1.苏州园林景区恢复开放时间及准备工作2.2028奥运会(迈向未来的竞技盛会)3.大连市体育经营活动管理条例4.国家地震应急预案的预案内容5.常州市属公园取消预约游园3月13日起常州公共文化场馆和文博恢复开放-预约指南6.校园安全工作日志7.如何加强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管理春节期间杭州的活动很多,但是考虑到大家的安全,目前大部分景点都关门了,直接取消活动。杭州也有可以免费领取口罩的地方。大家出门在

1.苏州园林景区恢复开放时间及准备工作

2.2028奥运会(迈向未来的竞技盛会)

3.大连市体育经营活动管理条例

4.国家地震应急预案的预案内容

5.常州市属公园取消预约游园3月13日起常州公共文化场馆和文博恢复开放-预约指南

6.校园安全工作日志

7.如何加强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管理

体育场馆安全制度_体育场馆安全应急预案

春节期间杭州的活动很多,但是考虑到大家的安全,目前大部分景点都关门了,直接取消活动。杭州也有可以免费领取口罩的地方。大家出门在公共场所一定要记得戴口罩。

杭州大部分景区取消春节活动

新年佛教文化旅游活动取消。

为进一步做好新型冠状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浙江省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一级响应。根据省市统一安排,停止“新年佛教文化旅游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1.灵隐寺、北峰灵顺寺、净慈寺、法西寺、法经寺、法经寺、永福寺、道光寺、季翔寺以及杭州市所有宗教活动场所(含民间信仰场所)从1月24日起暂停开放,直至解除浙江省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一级响应后再恢复开放。请广大市民和游客积极配合,不要前往。

2.购买本次活动门票的市民,可携带和门票办理退票(3月31日前)。灵隐寺、永福寺、道光寺门票退票,请到原售票处办理退票(其中,在屈原丰和一号门微笑阁购票的,请到灵隐飞来峰景区售票处办理退票。联系电话:87969691);净慈寺、法熙寺、法净寺、法净寺、季翔寺门票请到各寺售票处退票(净慈寺87995600;西郊庙87986176;法禅寺87986156;镜寺87986198;季翔寺88316633)。

三。请市民和游客了解以上内容,遵守相关要求,并请相互告知。不便之处敬请谅解,祝新年快乐,节日健康!

西施湿地红园

为防止新型冠状肺炎因人群聚集而爆发和传播,原定1月25日至1月30日的春节演出、展销会等活动取消,红原景区正常开放。

塘栖古镇

塘栖古镇景区春节期,暂停一切相关活动,景区所有展馆关闭,大景区正常开放。游客可以带着保护措施参观和玩耍。

景山寺

随着“新型冠状”疫情的影响,景山万寿寺决定取消除夕的春节祈福活动。

余杭区图书馆

自2008年1月24日起,余杭区图书馆及下属镇(街)分馆、24小时自助图书馆春节闭馆,另行通知。

烟台张故居

泰妍故居纪念馆即日起关闭,另行通知。

余杭区文化馆

春节期期间,余杭区文化馆及各镇(街道)分馆将暂停对外开放。

玉山、宋万书院和胡雪岩故居都关门了。

为切实保障市民和游客的人身安全,根据省23日上午《浙江省突发公共卫生应急预案》召开的新型冠状省肺炎疫情防控会议,浙江省已启动突发公共卫生级应急响应。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管委会对目前的游客流量数据进行了分析。春节期间,西湖景区所属所有收费景点、博物馆自1月24日(腊月三十)起关闭,西湖水域大型游船停运,音乐喷泉全部关闭。

玉山风景区、宋万书院、胡雪岩故居暂时不对外开放,开放时间另行通知。

南宋皇城镇取消春节活动。

为防控新型冠状疫情,原定于杭州南宋元年初一、初三、初五的庚子过年活动取消。

湖南湖区取消春季活动

此外,1月24日起千灯节网络门票停止销售和预订,已购门票可全部网上退票。门票通过原支付渠道退回,千灯节赠票同步停止。不便之处请谅解,并请相互告知。电话:0571-82360666(每天8:30-17:00)

良渚博物馆

鉴于新型冠状疫情的特殊时期,为确保来院公众的身体健康,良渚博物馆自2008年1月24日起暂停对外开放,原定相关活动同步取消,安排另行顺延。开业时间另行通知。

潮汕风景区

为做好新型冠状肺炎防控工作,保护公众身心健康,原定于1月25日至1月30日的春节活动全部暂停,景区正常开放。游客可以边参观边玩耍,同时做好防护措施。

龙门古镇景区新年系列活动(含美食节)取消。

根据上级通知要求,为维护公众健康和生命安全,切实做好新型冠状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经研究决定,取消鼠年春节安排的系列活动(含美食节)。请互相转告,并请原谅给游客带来的不便!祝大家新年快乐,阖家幸福,万事如意!

暂停开放西湖景区部分景点、博物馆和经营项目。

淳安县文化馆、博物馆、图书馆、体育馆关闭。

为做好新型冠状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有效切断传播途径,坚决遏制疫情蔓延,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健康,春节期间我县文体场馆暂停对外开放。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淳安县文化馆、博物馆、图书馆(含新安书店)、体育馆自2008年1月24日起停止对外开放,所有春节活动取消。恢复时间另行通知。

阜阳图书馆、博物馆、投降纪念馆、郁达夫故居暂时关闭。

为做好新型冠状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避免人群聚集造成的感染风险,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和健康,富阳博物馆、抗日胜利浙江纪念馆、郁达夫故居、富阳区图书馆、邓鑫镇罗音书店、富阳市小隐书店自2008年1月24日起暂停开放,开放时间另行通知。原定的相关文化活动被推迟。

浙江图书馆闭馆通知

为落实上级关于新型冠状肺炎疫情防控一级响应的要求,避免人群聚集带来的感染风险,经研究决定,我馆自2008年1月24日起闭馆(含24小时自助还书服务),开放时间另行通知。关闭期间,浙江互联网图书馆等在线服务正常开展。

最新消息请关注浙江图书馆、微信微信官方账号、微博。

杭州图书馆闭馆公告

为切实落实省、市新型冠状肺炎疫情防控一级响应要求,避免人群聚集带来的感染风险,经研究决定,杭州图书馆所有场馆(含主题分馆)自2008年1月24日起停止对外开放,开放时间另行通知。闭馆期间暂停所有线下服务(包括24小时自助还书系统)。最新消息请关注杭州图书馆、微信微信官方账号、微博。不便之处请谅解!祝大家新年快乐、健康、吉祥!

杭州少年儿童图书馆紧急通知闭馆

为了认真落实省和m

根据上级部门关于新型冠状肺炎疫情防控的要求,为便于防控,本馆决定即日起暂时关闭鼓山博物馆区(主馆区)、武林博物馆区、文澜阁、浙江西湖美术馆、黄纪念室、沙孟海故居,重新开放时间另行通知。此外,春节期间的教育活动将改期,另行通知。

浙江美术馆公告

为做好新型冠状的防控工作,避免人群聚集带来的感染风险,我馆将于2008年1月24日(除夕)起暂停开放,具体开放时间将根据防控情况另行通知。打算去图书馆参观的朋友,请密切关注我们的和官方微信微信官方账号。给您带来的不便,敬请谅解。

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公告

根据新型冠状肺炎疫情防控要求,学校相关部门紧急通知,1月23日下午起,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临时闭馆,以满足学校管理需要。春节后,根据疫情控制情况和学校整体安排,另行通知开学时间。请及时关注美术馆动态。

中国美术学院民间艺术馆公告

根据新型冠状肺炎疫情防控要求,学校主管部门紧急通知,目前校园不对普通观众开放。为了满足学校管理的需要,我们的图书馆明天将暂时关闭。原1月24日至1月30日(除夕至初六)春节期间关闭。明年开学时间根据疫情控制情况和学校整体安排另行通知。请及时关注我们发布的消息。

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公告

根据新型冠状肺炎疫情防控要求,学校紧急通知,为做好防控工作,目前校园不对外开放。为满足学校管理需要,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临时闭馆(1月23日星期四),按春节闭馆时间为1月24日至1月30日(除夕至初六)。根据疫情控制情况和学校整体安排,明后年开学时间另行通知。请及时关注博物馆的发布动态。

中国丝绸博物馆公告

根据《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国家文物局办公室关于做好新型冠状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关于切实做好新型冠状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紧急通知》等文件要求,为最大限度保护您及家人的健康,2008年1月24日(除夕)起暂停对外开放,具体开放时间将根据防控情况另行通知。

浙江赛丽美术馆公告

根据新型冠状肺炎疫情防控要求,浙江赛丽美术馆即日起闭馆,原定1月29日(正月初五)开馆。请及时关注浙江赛丽美术馆微信官方账号。

为积极落实“新型冠状肺炎疫情防控”要求,杭城部分体育场馆张贴暂停开放通知,包括黄龙体育中心、滨江区体育馆等。

市民们,请注意场馆暂停,避免白跑一趟。

中国茶叶博物馆暂时关闭。

亲爱的游客们:

根据省《浙江省突发公共卫生应急预案》、23日上午召开的浙江省新型冠状肺炎疫情防控会议,明确浙江省已启动突发公共卫生级应急响应。春节期间,中国茶叶博物馆双峰阁、龙井阁将于1月24日(腊月三十)起暂时闭馆,另行通知。给您带来的不便,敬请谅解,并请相互告知。祝大家新年健康,新年快乐,万事如意!

一;一个

目前呼吸道传染病高发季节,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中国刀刀剑伞博物馆)原定于1月24日(除夕)至1月30日(初六)举办的“工美四季”系列活动取消。在此期间,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中国刀剑扇伞博物馆)将正常开放(9:00-16:30,16:00起禁止入场)。特此,请谅解!

春节期间,无论是出门还是参观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中国刀剑扇子伞博物馆),注意戴口罩!

杭州余杭大剧院

由于不可抗力,春节期间两场演出的档期发生变化,演出取消。取消的具体演出有:深海探险(杭州站)2008年1月29日(第五天)14:30;2008年2月3日19:30大型冒险互动儿童舞台剧《侏罗纪时代》(杭州站)。

1月28日(第4天),工作人员将陆续电话联系已购买上述演出的观众,办理退(换)票事宜。

由于春节放,观众如未能接到工作人员电话,可于1月28日(初四)9时起拨打售票窗口电话0571-88606686。抱歉给您带来不便!

退款(换货)政策如下:

1.按照购票实际支付的金额退款;

2.你可以以更高的价格把票换成剧院里任何其他演出的票。

浙江话剧团

为全力做好新型冠状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我们接到上级通知,原定于2008年2月8日(正月十五)19:30上演的话剧《寻她芳踪张爱玲》演出取消。

已售演出门票均为有效门票,相应场次可延期。具体安排另行通知。给您带来的不便,敬请谅解。

根据上级指示,剧院将根据疫情发展随时调整措施,2月9日即正月十六及以后的演出暂不变。请及时关注浙江话剧团微信官方账号。

浙江歌舞剧院

为做好新型冠状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我们接到上级通知,原定于2008年1月31日(正月初七)至2008年2月8日(正月十五)举行的“浙江新年演出季”演出活动取消。

浙江演艺集团将根据上级指示和疫情发展情况,随时调整措施。2月9日(正月十六)以后的演出暂定不变。请及时关注浙江省歌舞剧院、杭州剧院微信官方账号,在原售票平台退票(捐赠的门票作废)。对于给您带来的不便,我们深表歉意,请谅解!

关于取消杭州青年新年音乐会的通知

为坚决贯彻落实省新型冠状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积极落实疫情防控要求,决定取消原定于2月7日、8日举行的杭州青年新春音乐会民乐、交响演出。售出的演唱会门票于2月12日至16日在杭州青少年活动中心艺术大厦107室登记,凭原门票全额退款。

33处地点可免费领取口罩

戴口罩可以有效预防新型冠状感染的风险。面对市民的需求,浙江佳佳健康控股有限公司组织了16万个一次性外科口罩和医用防护口罩(N95),将在萧山免费发放。

这次免费发放口罩的地方有33个,包括城区和农村,市民可以就近免费领取。为期两天的免费发放活动已经开始,从今天上午(7:30-12:00)、正月初四(1月28日7:30-22:00)开始。在这些时间段,市民可以就近领取,直到口罩送达。

提货地址

1.崇化社区康复

7.萧山区程响街道徐家河社区卫生服务站

萧山区程响街鱼洞路58号、60号(中医院北门)

8.萧山区程响街道万寿桥社区卫生服务站

萧山区程响街道西山公寓2号楼1-2号门

9.萧山区程响街道回澜北苑社区卫生服务站

萧山区程响街道文化路373-376号

10.萧山区程响街道东阳桥社区卫生服务站

萧山区程响街小然东路51、53、55号

1.萧山区北干街道金泰苑社区卫生服务站

萧山区北干街道金汇路870号、872号

12.萧山区北干街道华达社区卫生服务站

萧山区北干街道永久路北干怡园北莲花新村一楼8、9、10号

13萧山艾欣连锁卫生服务站

萧山区北干街殷珊路236、238、244、246号

14.浙江佳佳健康控股有限公司萧山小然东路医疗诊所

萧山区程响街小然东路370号、372号

15.浙江佳佳健康控股有限公司萧山建设四路内科诊所

萧山区宁围街道建设四路2659号、2661号

16.浙江佳佳健康控股有限公司萧山北干诊所

萧山区北干街道工人路1123号

17.浙江佳佳健康控股有限公司萧山智家园诊所

萧山区北干街道金鸡路354、356号

18.杭州佳佳健康药房连锁有限公司北干分店

萧山区北干街净月府5号铺5-6、5-7、5-8号

9.萧山艾欣医院

萧山区通惠南路1008号

20.杭州佳佳健康药房连锁有限公司东方文化园分店

萧山区乔伊镇金隅三江源2-8号

1.杭州佳佳健康药房连锁有限公司何澄分公司

萧山区何澄街72号和73号

22.杭州佳佳健康药房连锁有限公司乔伊分公司

萧山区乔伊镇东方路(罗峰小区)

3.杭州佳佳健康药房连锁有限公司夏紫分公司

萧山区尚赫镇夏紫村青年路(大桥村16号)

24.杭州佳佳健康药房连锁有限公司洛木分店

萧山区乔伊镇罗木村

25.杭州佳佳健康药房连锁有限公司时代大街分店

萧山区乔伊镇时代大道6538号

26.杭州佳佳健康药房连锁有限公司小然东路分店

萧山区程响街小然东路80-1、80-2号

27.杭州佳佳健康药房连锁有限公司燕文分公司

萧山区燕文街道水田畈路60号

28.杭州佳佳健康药房连锁有限公司东陵路分店

萧山区瓜沥镇东陵路423号

29.杭州佳佳健康药房连锁有限公司董藩中路分店

萧山区临浦镇董藩中路26号

30.杭州佳佳健康药房连锁有限公司宁围分店

萧山区宁围街道莫砺锋路656号

31.杭州佳佳健康药房连锁有限公司博学路分店

萧山区北干街道博学路990号

32.杭州佳佳健康药房连锁有限公司通惠南路店

萧山区通惠南路1010-1012号

3.杭州佳佳健康药房连锁有限公司乐达路分店

萧山经济技术开发区乐达路102号

苏州园林景区恢复开放时间及准备工作

第一章 总 则第一条 为加强对群众自发性聚集活动的安全管理,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安全,保护公民生命和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应对法》、《大型群众性活动安全管理条例》、《广东省大型群众性活动安全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规定。第二条 本规定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群众自发性聚集活动的安全管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集会法》等法律、法规、规章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第三条 本规定所称群众自发性聚集活动,是指不特定的群众在群众聚集公共场所自发进行的聚集活动。

本规定所称群众聚集公共场所,是指下列场所:

(一)景区(点)、公园、客运车站、客运码头、轨道交通站点、展览场馆、体育场馆、文化场所、商场、集贸市场;

(二)医院、学校、宗教活动场所;

(三)群众经常聚集的其他公共场所。第四条 市加强对群众自发性聚集活动安全管理的领导,推进各部门、镇(管理委员会、街道办事处)之间的信息共享和应急处置联动。第五条 镇(管理委员会、街道办事处)应当按照“分级管理、属地为主”的原则,负责群众自发性聚集活动安全管理的组织协调工作,建立统筹协调机制,协调督促相关工作机构依法履行安全管理职责。

市公安、安全监管、住房城乡建设、交通运输、旅游、卫生计生、教育和体育、文化广电新闻出版、民政、民族宗教、食品药品监管、城管执法等相关主管部门,按照各自职责负责与群众自发性聚集活动相关的安全管理和应急处置工作。

镇(管理委员会、街道办事处)与相关主管部门应当加强信息沟通和共享,监测、预防、控制和消除与群众自发性聚集活动相关的安全风险。第二章 安全责任第六条 群众聚集公共场所的管理者应当履行下列责任:

(一)保障活动场所、设施符合国家、省、市的安全标准和安全规定;

(二)保障消防设施、监控设备、应急广播、应急照明、疏散指示标志灯等设施、设备符合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的规定,并定期维修保养,确保其正常运行;

(三)显著标明安全撤离的通道、路线,并保证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的通畅;

(四)取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根据需要配备安保人员,制定突发应急预案,并结合实际情况开展应急演练;

(五)群众聚集公共场所聚集人数超出安全容量的,及时向所在地镇(管理委员会、街道办事处)反映,并积极做好维护现场秩序等工作,防止发生突发;

(六)突发发生后,立即向相关主管部门报告并启动应急预案,配合相关主管部门组织开展应急救援工作;

(七)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安全管理责任。第七条 参加群众自发性聚集活动的人员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遵守法律、法规和公序良俗,不得妨碍社会治安、影响社会秩序,不得损害国家、集体和其他公民的合法权益;

(二)遵守活动场所的管理制度,不得携带爆炸性、易燃性、放射性、毒害性、腐蚀性等危险物质或者非法携带、、管制器具;

(三)不得实施展示侮辱性标语或者条幅、摆放或者投掷杂物等扰乱群众自发性聚集活动秩序的行为;

(四)遵守安全注意事项,听从现场工作人员的引导和指挥,配合相关主管部门开展突发的应急处置;

(五)参加群众自发性聚集活动的人员应当遵守的其他规定。第八条 镇(管理委员会、街道办事处)应当逐步将人群经常聚集的广场、道路等公共场所组织纳入相应监测网络;在人群经常聚集的广场、道路等公共场所设立电子显示屏、高音喇叭等安全提示设施,发布预警信息和其他提示信息;定期组织开展相关宣传,普及与人群聚集相关的安全知识。

镇(管理委员会、街道办事处)应当组织相关工作机构定期对群众聚集公共场所进行安全检查,并制作安全检查记录。发现安全隐患的,依法责令整改。

遇重大节日,镇(管理委员会、街道办事处)应当加强安全风险监测,并根据安全需要组织公安、安全监管、住房城乡建设、交通运输、旅游、卫生计生、教育和体育、文化广电新闻出版等工作机构开展联合检查,依法督促群众聚集公共场所管理者落实安全工作措施,预防和处置突发。

2028奥运会(迈向未来的竞技盛会)

最近,许多城市开始实施一些景点的开放政策,包括苏州。说到苏州,这里的景点必须要说苏州园林,它已经逐渐开放了。具体开盘信息,边肖会给你介绍这些开盘信息。

恢复开放信息

为贯彻落实上级关于坚决打赢疫情防控战,促进行业有序复工复产的决策部署,根据《苏州市旅游景区景点、体育场馆复工准备工作指南》(以下简称《指南》)《苏州市关于使用疫情防控“苏城码”的通告》精神,苏州园林风景区在牢牢守住疫情防控线的前提下,分批有序恢复开放。相关通知如下:

公园的有序恢复和开放

2008年2月28日起,第二批10个园林景区(虎丘景区、柳园、拙政园、狮子林、情侣园、网师园、沧浪亭、可园、天平山景区、植物园)有序开园。

其余5个园林景区(怡园、艺苑、环秀山庄、五峰园、动物园)暂不开放,后续有序开放时间另行通知。

开放时间

公园的开放时间统一调整为

每天9:00~16:00

精确控制进气流量

按照《指南》的要求,结合园林景区的实际情况,分时预约的三个园林(拙政园、狮子林、柳园)日接待量和瞬时流量分别为平时的10%和20%,其他园林景区为平时的20%。以上流量控制会根据疫情情况进行调整。

严格检查收票流程。

所有入园游客均通过网上实名登记系统(含扫码)预约或购票(购票成功即预约成功)。游客可持有效件提前7天预约或购票。

严格的准考证核对程序。你需要检查你的有效入院证明,体温正常。你要正确佩戴口罩,“速成码”测试绿色。只有符合条件的人才能入园。

完善相关保障措施。

设置合理的出入口和内部游览路线。为加强防控,出入口分开,实行单向游览,完善入口等待、验证、检票等设施和措施。

加强对公园旅游秩序的控制。游客入园后不得聚集,游客之间的距离尽量保持在1.5米以上,实行分散游览。景区将加强游园管控,发现有聚集、不戴口罩等行为,及时劝阻纠正。遇有特殊情况,启动应急预案,及时妥善处理。

规范旅游服务。提供手机扫码等自助讲解服务,暂时不提供人工讲解服务。项目符合防治条件的,经批准后可以逐步恢复。

严格做好疫情防控和消毒工作。按照《指南》的要求,定期开展公园内的预防、控制、消毒和环境清洁工作,确保文物安全和游览安全。

苏州园林景区针对恢复开园做了哪些准备

疫情期间苏州园林景区取了哪些措施保障游客安全?

按照《指南》的要求,重点做好五项工作。

第一,严格入学验证。所有游客必须提前预约才能入园。入园时需要验证本人有效证件(、户口簿、军官证、护照、港澳通行证等。).体温测试没有异常,他们应该正确佩戴口罩。“苏城码”测试为绿色,只有符合条件的人才能入园。从源头上守住第一道防线。

二是加强流量控制。按照《游客流量核定表》的要求,控制“两个上限”(总接待量和瞬时最大流量)。同时,要突出苏的重点领域

第五,做好宣传引导。结合实时入场流量和瞬时流量控制,充分发挥基层党建和志愿者作用,取线上线下同步模式,持续宣传防疫知识和游园须知,营造积极健康的防疫氛围和良好环境。

请问疫情防控期间,苏州园林景区具体是如何控制人流量,防止景区人员过多的现象?

疫情防控期间,苏州园林景区从每日总售票、瞬时流量、分时售票等方面对游客流量实施精准控制。其中,分时预约的3个园林景区(拙政园、狮子林、柳园)的日接待量和瞬时流量为平时的10%和20%,其他园林景区的日接待量和瞬时流量为平时的20%。

我们在出入口设置了监控系统,对进出园区的人数进行实时统计。一旦达到限流,我们会及时取措施,停止入园,疏导人流。

持有苏州园林年卡的游客和团体是在流量管制下享受半价门票还是免票的优惠政策?

持有苏州园林年卡的游客,以及享受半价票或免票优惠政策的游客,都需要网上预约。预订数量计算在每日总售票量和瞬时入场流量中。

游客在苏州园林景区检票需要出示哪些证件?

苏州本地游客需出示有效证件(、户口簿、军官证、护照、港澳通行证等。)和预订或预约信息,并显示“苏州城市代码”绿色代码。证件、绿码、预约或预订信息一致才能入园。享受门票优惠政策的团体,还需要出示享受优惠政策的相关证明。

为什么外地游客在游览苏州园林景区时,会出示“苏州市码”绿码?

根据苏州市疫情防控第10号通告“拟回(来)苏州的人员和非本市户籍人员必须主动申报‘苏州市代码’,持绿码者方可通过本市行政区域”等相关规定,因此,非苏州本地游客在游览景点时必须出示其‘苏州市代码’绿码。

持“绿码待定”的可以参观园林景区吗?

根据苏州市疫情防控第10号通告“持'绿码待定'者限于通过必要的工作、生活区域”,持'绿码待定'者不得游览园林景点,改为'绿码'后方可网上预约购买园内游览门票。

由于疫情原因,苏州园林景区从1月25日到2月27日一直关闭,导致园林年卡未使用。请问苏州园林景区闭园期间,正常开园后,有效的园林年卡会延期吗?

为了保障广大市民的合法权益,我们准备在苏州园林景区正常开放后,对闭园期间仍然有效的园林年卡进行延期。延长时间从所有苏州园林景点重新对外开放之日起计算。但在苏州园林景区分批开放期间,当市民全年游园100次用完,年卡有效期即结束。

疫情还没有结束,所以虽然这些花园是开放的,但正在为每个人取一些措施。你一定要注意这些信息!

大连市体育经营活动管理条例

2028年,全球最盛大的体育盛事——奥运会将再次降临。作为迈向未来的竞技盛会,2028奥运会将为世界带来令人瞩目的创新和变革。本文将带您一同探索2028奥运会的精彩内容和背后的操作步骤。

1.筹备阶段

2028奥运会的筹备工作早在几年前就已经开始。首先,主办城市将通过竞标过程获得举办权。接下来,筹备委员会将成立,负责协调各项工作,并与国际奥委会保持密切联系。

在筹备阶段,主办城市需要制定详细的,包括场馆建设、交通规划、安保措施等。同时,还需要与各级、赞助商和相关利益方进行合作,确保一切准备工作顺利进行。

2.场馆建设

2028奥运会将举办各类体育项目,因此需要建设多个场馆来满足比赛需求。这些场馆不仅要符合国际标准,还需要考虑可持续发展和环保因素。

在场馆建设过程中,主办城市需要遵循相关法规和建设标准,确保场馆的安全性和功能性。同时,还需要考虑场馆的遗产价值,以便在奥运会结束后能够有效利用这些场馆。

3.交通规划

为了确保参与奥运会的运动员、官员和观众能够顺利到达比赛场馆,主办城市需要制定全面的交通规划。这包括改善现有交通设施、增加公共交通线路和提供便捷的交通服务。

在交通规划过程中,主办城市需要考虑到奥运会期间的交通压力,并取相应的措施来缓解拥堵。这可能包括限制私人车辆进入比赛场馆周边区域、增加公共交通运力和优化交通信号等。

4.安保措施

奥运会是一项具有重大国际影响力的体育盛事,因此安保工作至关重要。主办城市需要与各级和安全机构合作,制定全面的安保。

安保措施包括但不限于加强边境管控、增加警力和安保人员、加强网络安全和防恐等。同时,主办城市还需要为奥运会期间的紧急情况制定应急预案,并进行相应的演练和培训。

5.文化交流

奥运会不仅是一项体育竞赛,也是各国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主办城市需要组织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向世界展示本地的文化艺术和传统。

文化交流活动可以包括艺术展览、音乐演出、民俗表演等。这些活动不仅能够增加奥运会的吸引力,还能够促进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友谊。

6.环境保护

2028奥运会将致力于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主办城市需要取一系列措施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并推动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这些措施可以包括用可再生能源、推广低碳交通工具、减少废物产生等。同时,主办城市还需要制定环境保护政策和法规,并加强对环境保护工作的监督和评估。

7.遗产利用

奥运会结束后,主办城市需要有效利用建设的场馆和设施,以遗产留存的方式延续奥运会的影响力。

遗产利用可以包括将场馆改建为体育和设施、转变为教育和研究机构,或作为旅游景点开放给公众。这样不仅能够提供持续的经济效益,还能够让更多人享受到奥运会留下的遗产。

结尾

2028奥运会将是一场迈向未来的竞技盛会,它将为世界带来前所未有的创新和变革。通过筹备阶段、场馆建设、交通规划、安保措施、文化交流、环境保护和遗产利用等操作步骤,主办城市将为世界呈现一场难忘的体育盛事。

让我们共同期待2028奥运会的到来,感受体育的魅力,见证人类的团结和进步!

国家地震应急预案的预案内容

第一条 为了规范体育经营活动,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促进体育产业的发展,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第二条 本市行政区域内的体育经营活动及其管理适用本条例。第三条 本条例所称的体育经营活动是指以营利为目的的下列经营活动:

(一)以体育项目为内容的体育竞赛、表演、健身、康复、和技术培训;

(二)体育**、广告、商业赞助、信息咨询和经纪;

(三)体育场馆和其他体育专营活动场所的经营活动;

(四)使用体育组织名义、体育专用标志等进行的经营活动;

(五)其他体育经营活动。

前款所指体育项目分为高危险性体育项目和一般性体育项目。

高危险性体育项目是指国家公布的高危险性体育项目目录中的项目。

一般性体育项目是指除高危险性体育项目以外的其他体育项目,具体范围由市体育主管部门公布。第四条 市及区(市)县体育主管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负责体育经营活动的管理工作。

市及区(市)县人民有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做好体育经营活动管理的相关工作。

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市人民派出机构根据授权,负责区域内体育经营活动的管理工作。第五条 鼓励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从事体育经营活动。

鼓励和支持经营者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和培养优秀体育人才,对取得显著成绩的经营者给予表彰和奖励。第六条 经营高危险性体育项目,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相关体育设施符合国家标准;

(二)具有达到规定数量、取得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社会体育指导人员和救助人员;

(三)具有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安全操作规程、突发应急预案、体育设施、设备、器材安全检查制度等安全保障制度和措施;

(四)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第七条 经营高危险性体育项目应当向体育主管部门申请行政许可。申请人在获得高危险性体育项目经营许可证后,应当持许可证到相应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法办理登记手续。

许可证不得涂改、出租、出借、买卖。

许可证载明事项发生变更的,经营者应当向作出行政许可决定的体育主管部门申请办理变更手续,并持变更后的许可证到相应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变更登记。第八条 申请经营高危险性体育项目,应当提交下列材料:

(一)申请书,应当包括申请人的名称、住所,拟经营的高危险性体育项目,拟成立经营机构的名称、地址、经营场所等内容;

(二)体育设施符合相关国家标准的说明性材料;

(三)体育场所的所有权或使用权证明;

(四)社会体育指导人员、救助人员的职业资格证明;

(五)安全保障制度和措施;

(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材料。第九条 经营一般性体育项目应当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登记手续后三十日内,到体育主管部门备案。第十条 举办体育竞赛和体育表演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二)有体育竞赛和体育表演的规程、组织实施方案;

(三)配备的组织机构、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与体育竞赛和体育表演的规模、内容相适应;

(四)有与体育竞赛和体育表演规模相适应的经费;

(五)场所、设施、器材等与体育竞赛和体育表演的规模、内容相适应;

(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经营者变更体育竞赛和体育表演内容、时间、场地等事项,应当依法到有关部门重新办理手续。第十一条 在本市举办冠以行政区域名称或者同义名称的各类经营性综合运动会、单项体育竞赛和面向社会的其他体育竞赛,应当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办理相关手续。第十二条 从事体育**、广告、商业赞助、信息咨询和经纪等体育经营活动,应当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办理相关手续。第十三条 体育活动的名称、徽记、旗帜及吉祥物等标志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予以保护。

利用上述标志从事体育经营活动的,应当征得权利人同意。第十四条 经营者应当按照规定配备和使用相应的设施、设备、器材,并及时做好维护保养,保证其能够安全、正常使用。

经营者对可能危及消费者人身安全的体育项目,应当就器材使用方式、安全要求等作出说明,设立醒目的警示标志,并取相应的防范措施。

常州市属公园取消预约游园3月13日起常州公共文化场馆和文博恢复开放-预约指南

1.1 编制目的

依法科学统一、有力有序有效地实施地震应急,最大程度减少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维护社会正常秩序。

1.2 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等法律法规和国家突发总体应急预案等。

1.3 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我国发生地震及火山灾害和国外发生造成重大影响地震及火山灾害的应对工作。

1.4 工作原则

抗震救灾工作坚持统一领导、军地联动,分级负责、属地为主,共享、快速反应的工作原则。地震灾害发生后,地方人民和有关部门立即自动按照职责分工和相关预案开展前期处置工作。省级人民是应对本行政区域特别重大、重大地震灾害的主体。视省级人民地震应急的需求,国家地震应急给予必要的协调和支持。 2.1 国家抗震救灾指挥机构

院抗震救灾指挥部负责统一领导、指挥和协调全国抗震救灾工作。地震局承担院抗震救灾指挥部日常工作。

必要时,成立院抗震救灾总指挥部,负责统一领导、指挥和协调全国抗震救灾工作。

2.2 地方抗震救灾指挥机构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抗震救灾指挥部负责统一领导、指挥和协调本行政区域的抗震救灾工作。地方有关部门和单位、当地解放军、武警部队和民兵组织等,按照职责分工,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共同做好抗震救灾工作。 3.1 地震灾害分级

地震灾害分为特别重大、重大、较大、一般四级。

(1)特别重大地震灾害是指造成300人以上死亡(含失踪),或者直接经济损失占地震发生地省(区、市)上年国内生产总值1%以上的地震灾害。

当人口较密集地区发生7.0级以上地震,人口密集地区发生6.0级以上地震,初判为特别重大地震灾害。

(2)重大地震灾害是指造成50人以上、300人以下死亡(含失踪)或者造成严重经济损失的地震灾害。

当人口较密集地区发生6.0级以上、7.0级以下地震,人口密集地区发生5.0级以上、6.0级以下地震,初判为重大地震灾害。

(3)较大地震灾害是指造成10人以上、50人以下死亡(含失踪)或者造成较重经济损失的地震灾害。

当人口较密集地区发生5.0级以上、6.0级以下地震,人口密集地区发生4.0级以上、5.0级以下地震,初判为较大地震灾害。

(4)一般地震灾害是指造成10人以下死亡(含失踪)或者造成一定经济损失的地震灾害。

当人口较密集地区发生4.0级以上、5.0级以下地震,初判为一般地震灾害。

3.2 分级响应

根据地震灾害分级情况,将地震灾害应急响应分为Ⅰ级、Ⅱ级、Ⅲ级和Ⅳ级。

应对特别重大地震灾害,启动Ⅰ级响应。由灾区所在省级抗震救灾指挥部领导灾区地震应急工作。

应对重大地震灾害,启动Ⅱ级响应。由灾区所在省级抗震救灾指挥部领导灾区地震应急工作;院抗震救灾指挥部根据情况,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和单位开展国家地震应急工作。

应对较大地震灾害,启动Ⅲ级响应。在灾区所在省级抗震救灾指挥部的支持下,由灾区所在市级抗震救灾指挥部领导灾区地震应急工作。

应对一般地震灾害,启动Ⅳ级响应。在灾区所在省、市级抗震救灾指挥部的支持下,由灾区所在县级抗震救灾指挥部领导灾区地震应急工作。中国地震局等国家有关部门和单位根据灾区需求,协助做好抗震救灾工作。

地震发生在边疆地区、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和其他特殊地区,可根据需要适当提高响应级别。地震应急响应启动后,可视灾情及其发展情况对响应级别及时进行相应调整,避免响应不足或响应过度。 4.1 地震监测预报

中国地震局负责收集和管理全国各类地震观测数据,提出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和年度防震减灾工作意见。各级地震工作主管部门和机构加强震情跟踪监测、预测预报和群测群防工作,及时对地震预测意见和可能与地震有关的异常现象进行综合分析研判。省级人民根据预报的震情决策发布临震预报,组织预报区加强应急防范措施。

4.2 震情速报

地震发生后,中国地震局快速完成地震发生时间、地点、震级、震源深度等速报参数的测定,报院,同时通报有关部门,并及时续报有关情况。

4.3 灾情报告

地震灾害发生后,灾区所在县级以上地方人民及时将震情、灾情等信息报上级人民,必要时可越级上报。发生特别重大、重大地震灾害,民政部、中国地震局等部门迅速组织开展现场灾情收集、分析研判工作,报院,并及时续报有关情况。公安、安全生产监管、交通、铁道、水利、建设、教育、卫生等有关部门及时将收集了解的情况报院。 各有关地方和部门根据灾情和抗灾救灾需要,取以下措施。

5.1 搜救人员

立即组织基层应急队伍和广大群众开展自救互救,同时组织协调当地解放军、武警部队、地震、消防、建筑和市政等各方面救援力量,调配大型吊车、起重机、千斤顶、生命探测仪等救援装备,抢救被掩埋人员。现场救援队伍之间加强衔接和配合,合理划分责任区边界,遇有危险时及时传递警报,做好自身安全防护。

5.2 开展医疗救治和卫生防疫

迅速组织协调应急医疗队伍赶赴现场,抢救受伤群众,必要时建立战地医院或医疗点,实施现场救治。加强救护车、医疗器械、药品和血浆的组织调度,特别是加大对重灾区及偏远地区医疗器械、药品供应,确保被救人员得到及时医治,最大程度减少伤员致死、致残。统筹周边地区的医疗,根据需要分流重伤员,实施异地救治。开展灾后心理援助。

加强灾区卫生防疫工作。及时对灾区水源进行监测消毒,加强食品和饮用水卫生监督;妥善处置遇难者遗体,做好死亡动物、医疗废弃物、生活垃圾、粪便等消毒和无害化处理;加强鼠疫、狂犬病的监测、防控和处理,及时接种疫苗;实行重大传染病和突发卫生每日报告制度。

5.3 安置受灾群众

开放应急避难场所,组织筹集和调运食品、饮用水、衣被、帐篷、移动厕所等各类救灾物资,解决受灾群众吃饭、饮水、穿衣、住处等问题;在受灾村镇、街道设置生活用品发放点,确保生活用品的有序发放;根据需要组织生产、调运、安装活动板房和简易房;在受灾群众集中安置点配备必要的消防设备器材,严防火灾发生。救灾物资优先保证学校、医院、院的需要;优先安置孤儿、孤老及残疾人员,确保其基本生活。鼓励取投亲靠友等方式,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安置受灾群众。

做好遇难人员的善后工作,抚慰遇难者家属;积极创造条件,组织灾区学校复课。

5.4 抢修基础设施

抢通修复因灾损毁的机场、铁路、公路、桥梁、隧道等交通设施,协调运力,优先保证应急抢险救援人员、救灾物资和伤病人员的运输需要。抢修供电、供水、供气、通信、广播电视等基础设施,保障灾区群众基本生活需要和应急工作需要。

5.5 加强现场监测

地震局组织布设或恢复地震现场测震和前兆台站,实时跟踪地震序列活动,密切监视震情发展,对震区及全国震情形势进行研判。气象局加强气象监测,密切关注灾区重大气象变化。灾区所在地抗震救灾指挥部安排专业力量加强空气、水源、土壤污染监测,减轻或消除污染危害。

5.6 防御次生灾害

加强次生灾害监测预警,防范因强余震和降雨形成的滑坡、泥石流、滚石等造成新的人员伤亡和交通堵塞;组织专家对水库、水电站、堤坝、堰塞湖等开展险情排查、评估和除险加固,必要时组织下游危险地区人员转移。

加强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设备、输油气管道、输配电线路的受损情况排查,及时取安全防范措施;对核电站等核工业生产科研重点设施,做好事故防范处置工作。

5.7 维护社会治安

严厉打击盗窃、抢劫、哄抢救灾物资、借机传播谣言制造社会恐慌等违法犯罪行为;在受灾群众安置点、救灾物资存放点等重点地区,增设临时警务站,加强治安巡逻,增强灾区群众的安全感;加强对党政机关、要害部门、金融单位、储备仓库、监狱等重要场所的警戒,做好涉灾矛盾纠纷化解和法律服务工作,维护社会稳定。

5.8 开展社会动员

灾区所在地抗震救灾指挥部明确专门的组织机构或人员,加强志愿服务管理;及时开通志愿服务联系电话,统一接收志愿者组织报名,做好志愿者派遣和相关服务工作;根据灾区需求、交通运输等情况,向社会公布志愿服务需求指南,引导志愿者安全有序参与。

视情开展为灾区人民捐款捐物活动,加强救灾捐赠的组织发动和款物接收、统计、分配、使用、公示反馈等各环节工作。

必要时,组织非灾区人民,通过提供人力、物力、财力、智力等形式,对灾区群众生活安置、伤员救治、卫生防疫、基础设施抢修和生产恢复等开展对口支援。

5.9 加强涉外事务管理

及时向相关国家和地区驻华机构通报相关情况;协调安排国外救援队入境救援行动,按规定办理外事手续,分配救援任务,做好相关保障;加强境外救援物资的接受和管理,按规定做好检验检疫、登记管理等工作;适时组织安排境外新闻媒体进行访。

5.10 发布信息

各级抗震救灾指挥机构按照分级响应原则,分别负责相应级别地震灾害信息发布工作,回应社会关切。信息发布要统一、及时、准确、客观。

5.11 开展灾害调查与评估

地震局开展地震烈度、发震构造、地震宏观异常现象、工程结构震害特征、地震社会影响和各种地震地质灾害调查等。民政、地震、国土、建设、环境保护等有关部门,深入调查灾区范围、受灾人口、成灾人口、人员伤亡数量、建构筑物和基础设施破坏程度、环境影响程度等,组织专家开展灾害损失评估。

5.12 应急结束

在抢险救灾工作基本结束、紧急转移和安置工作基本完成、地震次生灾害的后果基本消除,以及交通、电力、通信和供水等基本抢修抢通、灾区生活秩序基本恢复后,由启动应急响应的原机关决定终止应急响应。 6.1 特别重大地震灾害

6.1.1 先期保障

特别重大地震灾害发生后,根据中国地震局的信息通报,有关部门立即组织做好灾情航空侦察和机场、通信等先期保障工作。

(1)测绘地信局、民航局、总参谋部等迅速组织协调出动飞行器开展灾情航空侦察。

(2)总参谋部、民航局取必要措施保障相关机场的有序运转,组织修复灾区机场或开辟临时机场,并实行必要的飞行管制措施,保障抗震救灾工作需要。

(3)工业和信息化部按照国家通信保障应急预案及时取应对措施,抢修受损通信设施,协调应急通信,优先保障抗震救灾指挥通信联络和信息传递畅通。自有通信系统的部门尽快恢复本部门受到损坏的通信设施,协助保障应急救援指挥通信畅通。

6.1.2 地方应急处置

省级抗震救灾指挥部立即组织各类专业抢险救灾队伍开展人员搜救、医疗救护、受灾群众安置等,组织抢修重大关键基础设施,保护重要目标;院启动I级响应后,按照院抗震救灾指挥机构的统一部署,领导和组织实施本行政区域抗震救灾工作。

灾区所在市(地)、县级抗震救灾指挥部立即发动基层干部群众开展自救互救,组织基层抢险救灾队伍开展人员搜救和医疗救护,开放应急避难场所,及时转移和安置受灾群众,防范次生灾害,维护社会治安,同时提出需要支援的应急措施建议;按照上级抗震救灾指挥机构的安排部署,领导和组织实施本行政区域抗震救灾工作。

6.1.3 国家应急处置

中国地震局或灾区所在省级人民向院提出实施国家地震应急Ⅰ级响应和需取应急措施的建议,院决定启动Ⅰ级响应,由院抗震救灾指挥机构负责统一领导、指挥和协调全国抗震救灾工作。必要时,院直接决定启动Ⅰ级响应。

院抗震救灾指挥机构根据需要设立抢险救援、群众生活保障、医疗救治和卫生防疫、基础设施保障和生产恢复、地震监测和次生灾害防范处置、社会治安、救灾捐赠与涉外事务、涉港澳台事务、国外救援队伍协调事务、地震灾害调查及灾情损失评估、信息发布及宣传报道等工作组,院办公厅履行信息汇总和综合协调职责,发挥运转枢纽作用。院抗震救灾指挥机构组织有关地区和部门开展以下工作:

(1)派遣公安消防部队、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矿山和危险化学品救护队、医疗卫生救援队伍等各类专业抢险救援队伍,协调解放军和武警部队派遣专业队伍,赶赴灾区抢救被压埋幸存者和被困群众。

(2)组织跨地区调运救灾帐篷、生活必需品等救灾物资和装备,支援灾区保障受灾群众的吃、穿、住等基本生活需要。

(3)支援灾区开展伤病员和受灾群众医疗救治、卫生防疫、心理援助工作,根据需要组织实施跨地区大范围转移救治伤员,恢复灾区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和秩序。

(4)组织抢修通信、电力、交通等基础设施,保障抢险救援通信、电力以及救灾人员和物资交通运输的畅通。

(5)指导开展重大危险源、重要目标物、重大关键基础设施隐患排查与监测预警,防范次生衍生灾害。对于已经受到破坏的,组织快速抢险救援。

(6)派出地震现场监测与分析预报工作队伍,布设或恢复地震现场测震和前兆台站,密切监视震情发展,指导做好余震防范工作。

(7)协调加强重要目标警戒和治安管理,预防和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指导做好涉灾矛盾纠纷化解和法律服务工作,维护社会稳定。

(8)组织有关部门和单位、非灾区省级人民以及企事业单位、志愿者等社会力量对灾区进行紧急支援。

(9)视情实施限制前往或途经灾区旅游、跨省(区、市)和干线交通管制等特别管制措施。

(10)组织统一发布灾情和抗震救灾信息,指导做好抗震救灾宣传报道工作,正确引导国内外舆论。

(11)其他重要事项。

必要时,院抗震救灾指挥机构在地震灾区成立现场指挥机构,负责开展以下工作:

(1)了解灾区抗震救灾工作进展和灾区需求情况,督促落实院抗震救灾指挥机构工作部署。

(2)根据灾区省级人民请求,协调有关部门和地方调集应急物资、装备。

(3)协调指导国家有关专业抢险救援队伍以及各方面支援力量参与抗震救灾行动。

(4)协调公安、交通运输、铁路、民航等部门和地方提供交通运输保障。

(5)协调安排灾区伤病群众转移治疗。

(6)协调相关部门支持协助地方人民处置重大次生衍生灾害。

(7)院抗震救灾指挥机构部署的其他任务。

6.2 重大地震灾害

6.2.1 地方应急处置

省级抗震救灾指挥部制订抢险救援力量及救灾物资装备配置方案,协调驻地解放军、武警部队,组织各类专业抢险救灾队伍开展人员搜救、医疗救护、灾民安置、次生灾害防范和应急恢复等工作。需要院支持的事项,由省级人民向院提出建议。

灾区所在市(地)、县级抗震救灾指挥部迅速组织开展自救互救、抢险救灾等先期处置工作,同时提出需要支援的应急措施建议;按照上级抗震救灾指挥机构的安排部署,领导和组织实施本行政区域抗震救灾工作。

6.2.2 国家应急处置

中国地震局向院抗震救灾指挥部上报相关信息,提出应对措施建议,同时通报有关部门。院抗震救灾指挥部根据应对工作需要,或者灾区所在省级人民请求或院有关部门建议,取以下一项或多项应急措施:

(1)派遣公安消防部队、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矿山和危险化学品救护队、医疗卫生救援队伍等专业抢险救援队伍,赶赴灾区抢救被压埋幸存者和被困群众,转移救治伤病员,开展卫生防疫等。必要时,协调解放军、武警部队派遣专业队伍参与应急救援。

(2)组织调运救灾帐篷、生活必需品等抗震救灾物资。

(3)指导、协助抢修通信、广播电视、电力、交通等基础设施。

(4)根据需要派出地震监测和次生灾害防范、群众生活、医疗救治和卫生防疫、基础设施恢复等工作组,赴灾区协助、指导开展抗震救灾工作。

(5)协调非灾区省级人民对灾区进行紧急支援。

(6)需要院抗震救灾指挥部协调解决的其他事项。

6.3 较大、一般地震灾害

市(地)、县级抗震救灾指挥部组织各类专业抢险救灾队伍开展人员搜救、医疗救护、灾民安置、次生灾害防范和应急恢复等工作。省级抗震救灾指挥部根据应对工作实际需要或下级抗震救灾指挥部请求,协调派遣专业技术力量和救援队伍,组织调运抗震救灾物资装备,指导市(地)、县开展抗震救灾各项工作;必要时,请求国家有关部门予以支持。

根据灾区需求,中国地震局等国家有关部门和单位协助地方做好地震监测、趋势判定、房屋安全性鉴定和灾害损失调查评估,以及支援物资调运、灾民安置和社会稳定等工作。必要时,派遣公安消防部队、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和医疗卫生救援队伍赴灾区开展紧急救援行动。 7.1 恢复重建规划

特别重大地震灾害发生后,按照院决策部署,院有关部门和灾区省级人民组织编制灾后恢复重建规划;重大、较大、一般地震灾害发生后,灾区省级人民根据实际工作需要组织编制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规划。

7.2 恢复重建实施

灾区地方各级人民应当根据灾后恢复重建规划和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有、分步骤地组织实施本行政区域灾后恢复重建。上级人民有关部门对灾区恢复重建规划的实施给予支持和指导。 8.1 队伍保障

院有关部门、解放军、武警部队、县级以上地方人民加强地震灾害紧急救援、公安消防、陆地搜寻与救护、矿山和危险化学品救护、医疗卫生救援等专业抢险救灾队伍建设,配备必要的物资装备,经常性开展协同演练,提高共同应对地震灾害的能力。

城市供水、供电、供气等生命线工程设施产权单位、管理或者生产经营单位加强抢险抢修队伍建设。

乡(镇)人民、街道办事处组织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建立基层地震抢险救灾队伍,加强日常管理和培训。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发挥共青团和红十字会作用,依托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及社区建立地震应急救援志愿者队伍,形成广泛参与地震应急救援的社会动员机制。

各级地震工作主管部门加强地震应急专家队伍建设,为应急指挥决策、地震监测和趋势判断、地震灾害紧急救援、灾害损失评估、地震烈度考察、房屋安全鉴定等提供人才保障。各有关研究机构加强地震监测、地震预测、地震区划、应急处置技术、搜索与营救、建筑物抗震技术等方面的研究,提供技术支撑。

8.2 指挥平台保障

各级地震工作主管部门综合利用自动监测、通信、计算机、遥感等技术,建立健全地震应急指挥技术系统,形成上下贯通、反应灵敏、功能完善、统一高效的地震应急指挥平台,实现震情灾情快速响应、应急指挥决策、灾害损失快速评估与动态跟踪、地震趋势判断的快速反馈,保障各级人民在抗震救灾中进行合理调度、科学决策和准确指挥。

8.3 物资与资金保障

院有关部门建立健全应急物资储备网络和生产、调拨及紧急配送体系,保障地震灾害应急工作所需生活救助物资、地震救援和工程抢险装备、医疗器械和药品等的生产供应。县级以上地方人民及其有关部门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做好应急物资储备工作,并通过与有关生产经营企业签订协议等方式,保障应急物资、生活必需品和应急处置装备的生产、供给。

县级以上人民保障抗震救灾工作所需经费。中央财政对达到国家级灾害应急响应、受地震灾害影响较大和财政困难的地区给予适当支持。

8.4 避难场所保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及其有关部门,利用广场、绿地、公园、学校、体育场馆等公共设施,因地制宜设立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统筹安排所必需的交通、通信、供水、供电、排污、环保、物资储备等设备设施。

学校、医院、影剧院、商场、酒店、体育场馆等人员密集场所设置地震应急疏散通道,配备必要的救生避险设施,保证通道、出口的畅通。有关单位定期检测、维护报警装置和应急救援设施,使其处于良好状态,确保正常使用。

8.5 基础设施保障

工业和信息化部门建立健全应急通信工作体系,建立有线和无线相结合、基础通信网络与机动通信系统相配套的应急通信保障系统,确保地震应急救援工作的通信畅通。在基础通信网络等基础设施遭到严重损毁且短时间难以修复的极端情况下,立即启动应急卫星、短波等无线通信系统和终端设备,确保至少有一种以上临时通信手段有效、畅通。

广电部门完善广播电视传输覆盖网,建立完善国家应急广播体系,确保群众能及时准确地获取发布的权威信息。

发展改革和电力监管部门指导、协调、监督电力运营企业加强电力基础设施、电力调度系统建设,保障地震现场应急装备的临时供电需求和灾区电力供应。

公安、交通运输、铁道、民航等主管部门建立健全公路、铁路、航空、水运紧急运输保障体系,加强统一指挥调度,取必要的交通管制措施,建立应急救援“绿色通道”机制。

8.6 宣传、培训与演练

宣传、教育、文化、广播电视、新闻出版、地震等主管部门密切配合,开展防震减灾科学、法律知识普及和宣传教育,动员社会公众积极参与防震减灾活动,提高全社会防震避险和自救互救能力。学校把防震减灾知识教育纳入教学内容,加强防震减灾专业人才培养,教育、地震等主管部门加强指导和监督。

地方各级人民建立健全地震应急管理培训制度,结合本地区实际,组织应急管理人员、救援人员、志愿者等进行地震应急知识和技能培训。

各级人民及其有关部门要制定演练并定期组织开展地震应急演练。机关、学校、医院、企事业单位和居委会、村委会、基层组织等,要结合实际开展地震应急演练。 对港澳台地震灾害应急

9.1 对港澳地震灾害应急

香港、澳门发生地震灾害后,中国地震局向院报告震情,向院港澳办等部门通报情况,并组织对地震趋势进行分析判断。院根据情况向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发出慰问电;根据特别行政区的请求,调派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伍、医疗卫生救援队伍协助救援,组织有关部门和地区进行支援。

9.2 对台湾地震灾害应急

台湾发生地震灾害后,院台办向台湾有关方面了解情况和对祖国大陆的需求。根据情况,祖国大陆对台湾地震灾区人民表示慰问。院根据台湾有关方面的需求,协调调派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伍、医疗卫生救援队伍协助救援,援助救灾款物,为有关国家和地区对台湾地震灾区的人道主义援助提供便利。 其他地震及火山应急

10.1 强有感地震应急

当大中城市和大型水库、核电站等重要设施场地及其附近地区发生强有感地震并可能产生较大社会影响,中国地震局加强震情趋势研判,提出意见报告院,同时通报院有关部门。省(区、市)人民督导有关地方人民做好新闻及信息发布与宣传工作,保持社会稳定。

10.2 海域地震应急

海域地震发生后,有关地方人民地震工作主管部门及时向本级人民和当地海上搜救机构、海洋主管部门、海事管理部门等通报情况。国家海洋局接到海域地震信息后,立即开展分析,预测海域地震对我国沿海可能造成海啸灾害的影响程度,并及时发布相关的海啸灾害预警信息。当海域地震造成或可能造成船舶遇险、原油泄漏等突发时,交通运输部、国家海洋局等有关部门和单位根据有关预案实施海上应急救援。当海域地震造成海底通信电缆中断时,工业和信息化部等部门根据有关预案实施抢修。当海域地震波及陆地造成灾害时,参照地震灾害应急响应相应级别实施应急。

10.3 火山灾害应急

当火山喷发或出现多种强烈临喷异常现象,中国地震局和有关省(区、市)人民要及时将有关情况报院。中国地震局派出火山现场应急工作队伍赶赴灾区,对火山喷发或临喷异常现象进行实时监测,判定火山灾害类型和影响范围,划定隔离带,视情向灾区人民提出转移居民的建议。必要时,院研究、部署火山灾害应急工作,院有关部门进行支援。灾区人民组织火山灾害预防和救援工作,必要时组织转移居民。

10.4 对国外地震及火山灾害应急

国外发生造成重大影响的地震及火山灾害,外交部、商务部、中国地震局等部门及时将了解到的受灾国的灾情等情况报院,按照有关规定实施国际救援和援助行动。根据情况,发布信息,引导我国出境游客避免赴相关地区旅游,组织有关部门和地区协助安置或撤离我境外人员。当毗邻国家发生地震及火山灾害造成我国境内灾害时,按照我国相关应急预案处置。 11.1 奖励与责任

对在抗震救灾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先进集体和个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表彰和奖励;对在抗震救灾工作中玩忽职守造成损失的,严重虚报、瞒报灾情的,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追究当事人的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11.2 预案管理与更新

中国地震局会同有关部门制订本预案,报院批准后实施。预案实施后,中国地震局会同有关部门组织预案宣传、培训和演练,并根据实际情况,适时组织修订完善本预案。

地方各级人民制订本行政区域地震应急预案,报上级人民地震工作主管部门备案。各级人民有关部门结合本部门职能制订地震应急预案或包括抗震救灾内容的应急预案,报同级地震工作主管部门备案。交通、铁路、水利、电力、通信、广播电视等基础设施的经营管理单位和学校、医院,以及可能发生次生灾害的核电、矿山、危险物品等生产经营单位制订地震应急预案或包括抗震救灾内容的应急预案,报所在地县级地震工作主管部门备案。

11.3 以上、以下的含义

本预案所称以上包括本数,以下不包括本数。

11.4 预案解释

本预案由院办公厅负责解释。

11.5 预案实施时间

本预案自印发之日起实施。

校园安全工作日志

目前常州去公园游玩是不需要预约了,大家只需要提供健康码和,并且体温正常就可以进入。而且常州的博物馆,图书馆之类的也开始开放了,健身房是在下周开放,大家可以耐心等待。

取消游园预约

为进一步促进市属各公园有序开放,自3月12日起,市属公园取消网上预约入园方式。公园实行一个出入口,入园时请向工作人员主动出示绿色健康码和,并经体温测量正常后方可入园。望市民朋友们周知。

全市公共文化场馆和文博单位有序开放

需要提醒的是,员工和进馆人员必须凭“健康码”上岗和进馆,持绿码者方可进入,各馆分区域分项目恢复开放服务,对不符合开放条件的场地,以及容易形成人员聚集的项目等,暂不开放。全市文化场所暂不开放。

1.常州博物馆

开放时间:9:00-17:00(16:00停止入馆,周一闭馆,法定节日除外)

所有观众(包括未成年人)参观实行预约参观制,须在常州博物馆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进行预约。观众入馆参观必须凭预约号换取参观券,未预约者谢绝参观。

入馆观众必须佩戴口罩,并在参观全程正确佩戴。进馆实行“一进一测”制度,在安检入口处进行体温检测并主动出示本人健康码,对体温异常者(体温达到或超过37.2度以上的)或出现咳嗽等身体不适症状者谢绝入馆。

为防止人员聚集,博物馆馆日接待量不超过1000人,瞬时接待量不超过300人。

疫情防控期间暂不接受团队参观预约,暂不提供人工讲解服务,暂停所有教育活动以及多媒体互动体验项目。

目前“古韵茶香——镇江博物馆藏历代茶具精品展”“珠联妙语双笔生辉——常州博物馆藏名家楹联展”“瑞鼠吐宝——庚子鼠年新春生肖文物联展”“花草鱼虫皆可药常用中药标本展”和基本陈列均在展。

2.常州画院

开放时间:上午09:00-11:30,下午13:00-16:30分(16:00分停止入馆,周一闭馆)

实行分散式参观,严控人员流量。观众入馆参观须持本人有效件,接受体温检测,出示本人健康码并登记造册,配合工作人员进行信息登记、防控检查和观众流量调控。对体温异常者(体温达到或超过37度以上的)禁止入馆,做好登记并及时上报,做好后期追踪管控。入馆参观须根据馆内开放要求,每半小时准入观众15人。

引导观众有序参观,提醒观众参观保持距离,切实做好日常防控及个人防护。

目前暂不接受团队参观预约及讲解服务。

目前常州画院院展在展。

3.常州市图书馆

开放区域:常州市图书馆一楼大厅

开放时间:上午9:00-11:30,下午13:00-17:00

读者佩戴好口罩,凭“健康码”和“读者证”入馆,配合工作人员测量体温,并登记个人信息。图书馆开放将取限流措施,控制进馆人员数量以避免人员聚集。

读者可在一楼大厅的“自助借还机器”进行书籍归还操作,并可在一楼大厅安置的临时书架上挑选书籍进行借阅。图书馆现场服务暂停,读者可在“支付宝”APP中,通过办理信用证的方式办理常州市图书馆借阅证。

4.常州市文化馆

开放时间:周一至周五上午09:00-11:30,下午1:30-17:00(16:00停止入馆,馆内进行消毒清洁工作)

市民进馆参加活动必须戴好口罩,出示健康码,接受体温检测,体温达到或超过37度以上的禁止入馆;市民入馆参加文艺培训辅导和节目排练,须持本人有效件,接受体温检测并登记造册。

暂不接受团队预约使用本馆惠民剧场开展演出服务。

5.常州三杰纪念馆

开放区域:瞿秋白纪念馆、张太雷纪念馆、恽代英纪念馆、吕思勉故居、洪亮吉纪念馆、黄仲则故居(报告厅、会议室、文创销售区等区域除外)

开放时间:9:00-16:00(周一闭馆)。

观众入馆参观必须佩戴口罩,并持本人有效件,接受体温检测,出示本人健康码,进行实名信息登记、防控检查。体温正常且“健康码”为绿码的游客可进入参观。

暂不接待团队游客,不提供人工讲解服务,参观者可扫码登录常州三杰纪念馆微信公众号,接受语音导览服务。

疫情防控期间,场馆最大承载量降至200人,根据实时情况进行调整。

6.刘海粟美术馆

开放时间:09:00-16:30(16:00停止入馆,周一闭馆)

观众入馆参观须持本人有效件,接受体温检测,出示本人健康码并登记造册。实现观众分散式参观,每半小时准入观众15人。

目前暂不接受团队参观预约及讲解服务。

刘海粟美术馆馆藏精品展目前在展。

7.吴青霞艺术院

开放时间:9:00-16:00。

开放范围:一楼展厅和二楼展厅。

观众统一由北大门进出,进入馆内时须提供或其他有效证件(驾照、户口簿、护照、读者证等)并接受查验登记。全程佩戴口罩并接受体温检测,同时出示“健康码”,“健康码”绿码者方能入内参观。有发热或呼吸道症状不得入内。

观众人数达30人以上时将有工作人员进行分流。展厅同一时间容纳不超过15人。入室观众之间保持1.5米以上距离。

暂不接受团队参观。暂不提供人工讲解及社教服务。

室内健身场所对外开放

为贯彻落实市委市关于肺炎疫情防控的相关工作部署要求,在做好“疫情二级响应”各项防控工作的基础上,现就做好我市疫情期间安全有序恢复室内体育健身场馆开放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恢复开放时间

2020年3月16日(周一)

二、恢复开放范围

除各类游泳场(馆)、线育培训机构和学校场地设施以外的全市各级公共室内体育健身场所和经营性室内健身场所。

三、恢复开放要求

(一)落实主体责任。各场馆主要负责人要切实承担起防疫工作第一责任人职责,建立完善内部疫情防控组织体系,加强对健身人员和内部工作人员管理,指导做好个人防护,确保各项防控措施落实到位。

(二)明确相关标识。各开放场馆通过设置告示牌、LED显示屏播放等多种方式,加强疫情防控知识科普宣传,提醒员工和健身市民遵守防控要求,支持配合防控工作。提倡以个人健身活动为主。

(三)严格入场要求。实施公共场所佩戴口罩、体温检测等措施。室内健身场所入口处须配备体温检测设备,对所有入场人员进行体温检测和“健康码”扫码核验。出现体温检测异常或“红码”人员不得入场;“红码”人员出现体温≥37.3℃、咳嗽等症状的人员,各场馆将引导至临时隔离场所,并通知疫情防控部门处置。

(四)控制人员数量。日接待量不超过日最大承载量的50%,避免人员聚集,人员间隔不小于1.5米。禁止自行组织各类比赛活动和线下培训。实行线上实名预约、错峰健身和线下实名登记健身,完善全程追溯闭环管理。

(五)加强消杀通风。根据防控消杀规范,定时对设施器材等公共区域定期消毒,并做好记录,在显著位置张贴告示,注意避免过度消杀。保持室内体育健身场所通风状态,在条件允许情况下首选自然通风,如必须使用空调,应确保供风安全充足。

(六)完善应急预案。明确疫情防控应急措施和处置流程,发现疑似或确诊病例的场馆,立即配合疾控部门取隔离措施,追踪密切接触者,进行场馆消杀等工作,暂时关闭场馆。

恢复开放后,各开放场所运营主体要主动配合所在地开展防疫检查指导,发现问题立即整改,自觉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根据属地管理原则,各地体育主管部门要加强指导检查,督促室内体育健身场所落实疫情防控各项措施,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要建立信息沟通联系机制,及时反映开放动态,向市体育局疫情联防联控应急领导小组报送相关信息。

目前“金翠系红妆—谢小_书画团扇展”在展。

如何加强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管理

导语:生命弥足珍贵,安全重于泰山,安全维系着社会的稳定,牵动着家庭的幸福,关系着未成年学生的健康成长,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校园安全工作日志,欢迎大家阅读与借鉴!

校园安全工作日志(1)

学校新领导班子组建后,认真贯彻执行上级有关部门关于加强学校安全工作的会议及通知精神,增强安全责任意识,制定安全防范措施,强化学校安全管理,积极开展自检自查,确保校园长治久安,重点做好了以下四方面: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一是召开全校安全工作专题会议,李晓霞校长发表重要讲话,对强化学校安全工作做了全面布署动员,明确今后一个时期内安全工作的任务和方向,校园安全工作自检报告。同时加大安全教育的宣传力度,利用主题班会、体育课、心理健康教育课等各个平台对学生进行自救自护知识和技能的传授与训练,增强学生自我保护能力和救助能力。二是按照“加强领导,防守结合,高效管理”安全工作思路,成立了以李晓霞校长为组长的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安全工作应急预案,定期对学校重点部位、关键部门进行拉网式检查,对排查出的事故隐患及时整改,形成快速反应机制。

二、健全制度,完善机制

我校注重发挥制度保障体系的作用,先后制定并完善了《外来人员来访制度》《门卫管理制度》《食品卫生检验制度》《应急预案制度》《安全事故报告制度》以及实验室安全、交通安全、校舍安全、消防安全等专项制度。学校日常安全工作做到依章办事,有部署、有检查、有总结、有记载、有考评。

三、明确职责,强化责任追究

层层落实责任,强化责任追究。学校在明确教职员工岗位安全责任制的同时,强调李晓霞校长是学校安全工作第一责任人;蒿威副校长为学校安全工作具体负责人;班主任是所在班级安全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对班级管理全面负责;科任老师、班级干部要相互配合协调,具体负责所上的课和分管区域的安全责任;学生干部要注意课间和活动课上同学的活动安全,发现问题及时汇报;学年组长、教研组长、各办公室负责人是所分管区域的第一责任人,除管理好卫生、公物外,对违规不安全行为要及时上报,要敢于同不安全行为作斗争,工作报告《校园安全工作自检报告》。

四、具体工作

(一)、检查内容及措施:

1、校园校舍管理工作:

我校根据铁西新区教育局德育科下发的《学校安全工作自查记录》进行了严格了自检,凡是可能危及到师生安全的校舍等建筑物都进行了维修和更换。学校重点部门安装“三铁一器”,总计投入资金两万多元。

2、校园周边环境治理工作:

我校根据市区两级相关部门关于安全工作的指示精神,对学校周边的环境进行了检查,发现的问题有:学生放学期间有闲散人员在校门逗留,存在小商贩扰校情况,校门前面临快车道有安全隐患。对此,我们一方面严格执行《外来人员来访制度》,一方面加大加强值班人员的管理力度。同时积极配合公安、工商、文化等执法部门,加强对邪教组织破坏活动的预防及黑网吧、无证商贩的打击,净化学校的周边环境。

3、消防工作:

我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的有关要求,重点检查了教学楼、综合楼、食堂等房屋的用电情况,未发现问题。消防器材保管完好,数量、布局合理,消防用电管道通畅。教学楼楼道通畅,共计有6处楼梯,6个楼门,通道无堆积物,能够保证学生学习,就餐安全疏散。应急灯性能良好。

4、值班工作:

值班人员上岗及时,检查到位,记录清晰。对学校关键部位更是重点防范,责任到人。火警、盗警、派出所电话、单位负责人联系电话等已贴在值班室明显位置。收发室电话外线保持通畅。

5、食品卫生工作:

我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和沈阳市教育局下发的食品卫生有关要求,一是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包括校领导日常检查制度,食品卫生安全制度,食堂管理制度,消毒制度等。二是严格控制进货渠道,认真填写进货记录,索要相关产品合格证明,杜绝劣质食品进入校园,从源头把好关。三是做好了学生饮用水管理工作。卫生许可证、工商营业执照、工业许可证、税务登记证、水质检验合格证一应俱全,饮水机能按要求定期清洗并做好消毒记录。

6、体育场馆及设施安全工作:

根据《学校体育卫生工作条例》的规定,定期对场馆和设施进行了检查,场地器材做到有管理制度,有领导小组,有专人负责,同时进行定期维护。

7、实验室药品管理工作:

我校根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市教育局下发的《实验室管理制度要求》的规定,对实验室进行了全面检查,有毒、有害化学药品做到专人、专柜、专锁,非化学实验室管理人员不得进入药品室,有毒有害药品的使用量有详细的`记录,剩余药品能及时回收并妥善处理。

8、交通安全工作:

认真执行“交通三项”教育制度,定期利用班会、升旗仪式、节日等契机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组织教师、值周学生在学校临近马路开展交通协勤,帮助学生安全通过马路。聘请工人村派出所所长为学校安全辅导员,做好学生安全教育工作。

(二)、检查方式

1、学校领导组成安全检查领导小组,由李晓霞校长亲自挂帅,逐一对学校教学楼、综合楼、食堂、运动场及重点部位进行检查,发现问题立即整改。

2、检查与整改相结合。坚持边检查边整改,以检查促整改,树立安全意识,把不安全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

3、学校全面清理卫生。教室、办公室责任到人。

(三)、通过全面检查发现有如下问题,并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

1、学校校门附近小商小贩较多,多为卖食品的,学校一方面积极教育学生注意食品安全,一方面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加强对小商小贩的管理,希望情况能够有所改观。

2、学校校门附近为社区停车场,来往车辆较多,存在安全隐患,正在积极联系有关部门,希望能够得到解决。

校园安全事关千家万户,我们正在努力汇聚全校师生的智慧与力量,以人为本、群策群力,消除各种安全隐患,打造平安校园。

校园安全工作日志(2)

近年来,我校始终把安全工作放在学校工作的突出位置。从增强师生安全意识、强化学校安全管理入手,通过明确责任,落实措施,努力营造一个安全、文明、和谐的育人环境,构建和谐校园。

一是,加强对学生安全知识教育。

(1)、每周一个安全教育主题,由政教处分管安全的领导确定每周的安全知识主题,然后印发到每个班级,由班主任组织学习。期末举行全校学生安全知识竞赛。

(2)利用黑板报、专栏等形式宣传学生校园安全知识。大力营造校园安全氛围。

(3)充分利用学生集会时,如课间操等讲安全知识,做到时时讲,事事讲。

(4)邀请法制副校长到学校讲基本的法律知识,增强学生法制意识。

二是,加强学生安全逃生演练,掌握基本的逃生知识。我们每期两次定期对学生进行疏散逃生演练,灭火演练等。

三是,安全措施规范化。我们从制度制定、隐患排查、问题整改、责任追究、保安巡逻等方面实行规范化管理。

四是,安全设施硬件化。安全工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安全设施,如配置警戒器材等,可有效防止外来不明人员的侵袭,交通设施如减速带的配置,可有效防止一些年轻人高速行车、横冲直闯的行为。

五是,注重安全管理创新,不能因循守旧,守着经验不放。通过以上措施,我们就有可能实现打造安全文明和谐的校园,使学生在良好环境下健康成长的目标。

总之,安全管理工作的重点是及时消除隐患,加强全校师生的安全教育,防患于未然,积极开展“六防”教育,即防盗、防火、防震、防溺水、防触电、防交通事故教育活动。克服四种心理即“凑合”心理、侥幸心理、麻痹心理、粗疏心理;坚持“四不放过”,即问题原因不查清不放过、问题责任不明确不放过、问题处理无结果不放过、整改措施不落实不放过。营造“四讲”氛围,即利用横幅标语、校园广播、班级黑板报、主题班会等多种形式进行广泛宣传,营造了一个“讲安全,处处讲安全、时时讲安全、事事讲安全”的浓厚氛围。

应急管理部发布《关于人员密集场所防范重大消防安全风险加强消防安全管理的通告》,就人员密集场所自查自灾隐患、加强消防安全管理工作作出规定。

中国院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分析了近十年全国发生的35起群死群伤火灾,发现主要集中在商场市场等人员密集场所,普遍存在违规使用易燃可燃材料装修装饰等九类突出风险。

通告要求,人员密集场所要自评自查自改安全风险隐患。对照九类突出风险,自主评估研判本场所可能存在的火灾风险。组织开展一次全面的防火检查,对检查发现的火灾隐患,制定整改方案,落实整改资金、确定整改期限、明确责任人员,逐项整改到位,并将隐患整改情况登记造册。

通告强调,人员密集场所要明确消防安全责任。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或者实际控制人是本场所的消防安全责任人,对消防工作负主要领导责任。消防安全管理人负责具体实施和组织落实本场所的消防安全工作,对消防工作负直接责任。要依法确定消防安全责任人、管理人,并在场所醒目位置公示,明确消防安全职责。

通告强调,人员密集场所要加强消防安全管理。严禁违规使用易燃可燃材料装修装饰;严禁擅自改变建筑结构和用途,破坏原有防火分隔;严禁占用、堵塞、封闭疏散通道、安全出口;严禁违规使用、储存易燃易爆危险品。

严禁损坏、挪用或者擅自拆除、停用消防设施、器材;严禁在生产储存经营易燃易爆危险品场所、厂房和仓库、大型商场市场等建筑内设置人员居住场所;严禁电动自行车停放在建筑门厅、楼梯间、走道等室内公共区域。

通告指出,消防救援机构将加强执法检查,对违反本通告的行为,依法予以行政处罚;相关行政处罚、抽查检查结果等信息记入信用记录,依法纳入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并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和“信用中国”网站等向社会公布;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扩展资料

2.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存在的主要问题

2.1部分场所未经消防验收合格擅自投入使用,存在先天性火灾隐患

大多数人员密集场所沿街设置或由其他建筑改造而成,尤其是不少较小规模的场所没有经过消防审核和验收,往往导致建筑布局不合理、耐火等级低、防火间距不足、消防疏散设施不符合要求、自动报警和喷水等消防系统欠缺等难以整改的先天性火灾隐患,经营条件与消防安全标准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2.2从业人员消防安全意识淡薄

场所业主片面追求经济效益,漠视消防安全,置国家消防法律法规于不顾,防火意识淡薄。这些场所除了平时没有进行必要的消防经费投入,在经营过程中还常常出现消防安全疏散通道被占用、堵塞,安全出口上锁,灭火器材被遮挡或挪用等等,甚至由于经营上暂时的需要,擅自拆除、停用自动消防设施,严重妨害消防安全,单位内部消防安全管理机构形同虚设。

2.3消防安全管理水平严重欠缺

场所经营业主自身安全素质不高,单位员工基本消防安全知识欠缺,单位内未建立健全消防安全工作制度,消防安全管理措施不到位。这些单位往往在配备火灾自动报警、自动喷水等固定消防设施后,由于欠缺必要的消防专业知识,未落实专人管理,固定消防设施长期得不到有效的维护保养,损坏老化现象严重,一旦发生火灾,难以正常发挥作用。

2.4电气线路敷设不规范,违章用火用电现象多发

人员密集场所由于顾客流动量大、电气设备多、可燃物品集中,管理难度较大,电气设备安装和电气线路敷设不符合消防技术规范规定的现象屡次发生。有些体育场馆因大型活动需要,临时乱拉、乱接电气线路,过负荷用电,违规操作,极易引起电气火灾。另外,部分场所内部管理混乱,用火随意,违规使用可燃易燃化学物品,酿成火灾的现象也较为常见。

2.5部分原先经过消防审核和验收的人员密集场所擅自进行改、扩建,形成新的火灾隐患

这些人员密集场所未经公安消防机构审核同意,擅自进行经营场所的改、扩建,并在建设过程中,有的擅自用大量可燃材料进行美观装修,降低了建筑整体耐火等级;有的违规取消防火隔断,或进行防火分隔不合理,妨碍了正常的消防安全疏散;有的改变了原先电气线路设置,破坏了保护措施,一旦发生火灾,极易造成火势迅速蔓延,致使火灾损失扩大。

中国新闻网-中国应急管理部要求人员密集场所加强消防安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