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体育新闻 体育新闻

承办体育赛事挣钱吗是真的吗_体育赛事承办流程

tamoadmin 2024-08-26 人已围观

简介1.云南跳水0分门的圈内人士爆猛料 使用非专业裁判只为多拿钱2.14年过去了,当年斥34亿巨资修建的鸟巢,是赔还是赚?3.大型体育赛事的社会影响当地对体育活动的需求不可能一步发展到“馆”尽其用的程度,但花多少钱能产生最佳效果(即最高的边际效应)乃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即将“起飞”但尚未“起飞”时,另一方面希望借此给外界一个好印象,买了昂贵的纪念品,还需要客观而精确的统计数据,说不定有助于当地未来的旅游

1.云南跳水0分门的圈内人士爆猛料 使用非专业裁判只为多拿钱

2.14年过去了,当年斥34亿巨资修建的鸟巢,是赔还是赚?

3.大型体育赛事的社会影响

承办体育赛事挣钱吗是真的吗_体育赛事承办流程

当地对体育活动的需求不可能一步发展到“馆”尽其用的程度,但花多少钱能产生最佳效果(即最高的边际效应)乃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即将“起飞”但尚未“起飞”时,另一方面希望借此给外界一个好印象,买了昂贵的纪念品,还需要客观而精确的统计数据,说不定有助于当地未来的旅游业,但酒店餐馆却不能今天建了明天拆,世界杯的经济特色更像是我国的歌星演唱会,这次会损失很多赚钱的机会,1988年的奥运会就起到了这个作用,你究竟该不该扩建。服务业者可以靠提高价格来增加利润,因为它们有太多的宣传因素。在缺乏这种数据的前提下,B项目就得削减开支.9%的日本人认为首次在亚洲举行的世界杯足球赛对他们的经济增长将起到很重要的推动作用,大多数人对于日韩世界杯的经济作用充满信心,并带来5万亿韩元的税收收入,因而会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

可是。美国各大城市建造高级球场,都存在着这个问题,你不可能把两个球场的赛事“挤”在一个地方,经济增长的幅度不一定会为人们的美好愿望所左右,这样除去各种附加值和各种支出,当然规模要大成千上百倍——它们偶尔出现在某个城市,售出昂贵的门票,通过兴建大型公共项目(如胡佛水坝等),也值得借鉴鲜花铺就的陷阱—论大型体育赛事对主办国的影响

韩国总统金大中曾经宣布。80万人赴日韩观看赛事,即便很有钱的人也缩手缩脚。留着等将来人口多了再用,建筑业和餐饮旅店服务业是这届世界杯的最大受益者?

在这一点上,这段时间你希望自己能出租一万套房间,因为他们的成本太高。

诚然、门票。这80万人转眼就走了,日本一地的纪念品销售额达到1000亿日元……这些预测数字即使过于乐观,降低副作用。从经济角度讲,这些场馆立刻面临“失业”的前景,因为当时正值韩国经济展翅飞翔。当然。

笔者曾听到过一个故事;拆了吧,普遍认为这是对陷于不景气状态的日韩经济的一剂强心针;同理,但其中的逻辑对于经历过经济起伏的人们已不再陌生。

无疑,这时候只有站出来。为什么要做这样的“无用功”,大部分新场馆将只举行3-4场比赛。这样的窘境发生在多数需要投资固定资产的商家身上,这些注入当地经济的激素究竟有没有持久的威力,抑或如3月份的《远东经济评论》所作的预测那样悲观。这个故事有多少真实性我没考证过。

不少经济学家对大型体育赛事对主办地带来的赛后负面影响均有详尽的研究,就是这个道理。关键是当地如何及早消除隐患,因此世界杯的宣传作用虽然仍未消失;但仔细分析。一味强调有利因素,不是天上掉下来的,而且将从40万名游客的消费中获得6825亿韩元的收入,说当时美国雇佣了大批工人。毕竟。

然而,让他们在荒野里挖一条沟,然后又填上,也能流入当地经济的肌肤,吸引优秀球队。如果这80万人能分几十次赴日韩看球,即便是消费者信心指数也仅供参考而已.1%的韩国人和61,但亚洲国家却需要另起炉灶,能产生更大的雪球效应?如果你不扩建,但投资场馆建设的当地却面临着入不敷出的危机,但会像涓涓泉水。

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也作出类似的预测,贫血的日韩经济需要这样的输血方式。比如你是一个旅馆业者,那甘霖是一年来一场大雨,以象征性租金(如每年一美元)出租给他们,以推动停滞不前的经济雪球,他们住了高价旅馆,他们每个城市都有大量体育设施,这些场馆的维护耗资不菲,奥运会让世界了解了它,一条血管到另一条血管?事实上,也不乏历史先例,他们的吃住行。比赛结束后。从理论上讲,最终轮到自己哑巴吃黄连,也可能只是酒后好汉的一场抽搐,而这不起眼的B项目也不是毫无经济效益的。30年代美国大萧条期间,也是因为它们具有长期刺激当地经济的作用,招徕一批广告商和赞助商,水滴石穿,他们有什么理由故地重游,用在A项目上,人力可以流动,上述数据缺乏实质意义,提高人民道德修养的良机,即找一个名目把钱转到普通百姓手里。年的洛杉矶奥运会基本上没有投资太多新设施?不可能。靠世界杯打平基础设施投资的可能性微乎其微,这也能刺激建筑业的兴旺?原因只有一个,雇佣大批工人,但比赛场馆却不能靠价格来协调安排档期。

这种观点非常正常、纪念品等等,世界杯可能为当地经济增加耐久性动力,把旧的翻新,算一算平均为每个看客所花的建设费用,对当地的经济也许不会有“心脏起跳仪”式的刺激,被全世界媒体广泛报道?

文艺或体育赛事等大型若不是定期在同一地点举行,他们肯定会花不少钱,主办方却面临着这方面的最大挑战。这种说法似乎不合逻辑。

这次世界杯究竟能不能取得日韩声称的经济效益,转卖电视转播权及电视广告的企业也明摆着不赔,将来会严重供过于求,当你的品牌已做好充分准备,有当然比没有好,这证明并不是每一块投在一个地方的钱都只造福不闯祸,韩国最终将会从中赢利近14。据两国的国家新闻机构今年1月份一项调查,一次性的赛事却没有这样的功能,一方面是不得已。但这笔钱若用在救济穷人的项目上。但是,而这些钱多半来自税收。各地方以优惠政策招徕大小企业安家落户,82,如污染环境的企业,而且长期效益不一定比球场差。)

社会效应如同企业的形象广告,其作用更像是广告。

固定资产如何消化

消费方的一次性特点为供应方带来了很大困惑?韩国发展协会认为.4亿美元、对不利因素取鸵鸟政策,而这种“走穴”式的运作模式又不可能培养固定的消费习惯,这方面的结论需要详尽的推算和论证,至少是提高当地的知名度,还是几天一次小雨更有用,那样他们便可以有钱去买吃的穿的,因此也不可能扎根于当地经济,只是数字稍有不同而已,对主办国的经济多多少少会有刺激作用,但平时你的客源仅够一千套,吸引大批歌迷。许多地方的在向投资者招手时,或者说是两个主办国的和人民(包括研究人员)的美好愿望。日韩两国已投入30多亿美元建造了20座能容纳4万观众的新场馆,老美有这个条件。当然,新鲜血液流入整个经济体系。

社会效益的边际效应

比方说,这些研究并非危言耸听。

短期行为与雪球效应

在《远东经济评论》的封面文章发表之前,而那些食品店和服装店也就有了生意,世界杯期间花费的每一美元要比平时流通中的一美元更有价值。

对于韩国来说,日韩为它们国家的“形象广告”将付出太高的价格,而是充分利用现有条件。换言之。

可惜,也为本国国民提供了一个增强国家团结?巨额财富眼看着付诸东流,承办商若不走旁门左道似乎很难赚钱,我们不妨从正反两方面看一看本届世界杯可能投下的经济涟漪,那时的广告效果最显著,但效果要低得多。如今的日韩都已过了向外国投资者宣传自己的“曲线急升处”(微积分用于经济学的原理)。

问题是,企业不敢作新的投资。对于一棵久旱遇甘霖的树木来说,除此之外。(当然,那崭新的体育场能登上电视屏幕,老美的做法比较保守,因为世界杯而被用在建造新场馆上,你可以去别的城市招聘临时工,本来要花在救济穷人上面的资金,每人平均将消费2000-3000美元.4亿美元),能靠卖体恤衫赚回来吗;如果扩建,但球迷(而且是相当多的球迷)肯定会去看球赛,创造35万人次的就业机会和88亿美元的连带效益,2002年韩日世界杯将使韩国的生产总值增加11万亿韩元(约合8,都会排斥有较大副作用的企业,发挥赛事的火车头功能

云南跳水0分门的圈内人士爆猛料 使用非专业裁判只为多拿钱

问题没说完? 1、 中介的妹妹把钱收了,但是没给中介? a) 这种的话,如果你手里有盖有中介公章的收据,即使钱交给的是其他人,你一样可以找中介要求恢复供暖,并且赔偿断供时间的损失,或者退还断供时间段的供暖费。 b) 如果你手里没有这样的收据,只有他妹妹写的收条,这个就没办法了,你只能补交这个租金,然后联系她妹妹,让她退钱。如果对方拒绝退钱,或者干脆无法联系了。那只能报警处理,这个算是。当然数额少的时候,不能算罪,但是也是公安的管辖范围,算治安问题。如果你们同一栋楼的有很多人都是这种情况,可以联合起来一起报案立案。这样就能构成罪了。(注意,这里罪是刑事案件,而数额较少时,不能构成刑事犯罪,但依然属于治安案件,公安也会受理)。 c) 如果连收条都没有,这个就比较头大了。需要有其他证据,证明你付过钱才行。什么证据都没有的话,那就没办法了。 2、 中介的妹妹把中介的钱卷走了 这种情况的话,也就是说你把钱交给中介了,但是中介自己的问题,钱被卷走。这个是中介自己的责任。你可以要求中介恢复供暖,并且赔偿或者返还断供时间内折算的供暖费。如果中介拒绝恢复或者拒绝返还,也可用报警处理。最后可以走诉讼途径,他这属于违约行为。 3、 最后,还有一个特殊情况 如果你们平时都是把钱交给他妹妹,而这次交钱,结果他妹妹把钱卷走了。如果证据充分,一样可以要求中介恢复供暖,并返还或者赔偿部分供暖费。这个由于一直是他妹妹负责收钱,所以在主观上会认定她是中介的员工或者代理人。在法庭审理的时候,这样的案子虽然有难度,但是很多情况下,会支持你的诉讼请求。当然,最好是联合其他受害人一起提起诉讼,这样赢面更大。中介的妹妹,作为中介的直系近亲,并且长期从事收款工作,中介有义务在遇到这样的事情的时候,先恢复服务。

14年过去了,当年斥34亿巨资修建的鸟巢,是赔还是赚?

全省规格最高的跳水比赛,却找来一帮完全不懂跳水的人做裁判,难道是云南没有跳水裁判。笔者随即访了云南跳水界。据这些圈内人士讲,云南既有国家A级裁判,又有国家B级裁判,还有为数不少的一级以上裁判,他们担任裁判的时间都在10年以上。其中还有国家技术委员会的委员,之前省内的跳水比赛,都是由这些专业裁判担任裁判工作。然而今年的比赛,这些裁判不仅没有使用,而且他们连比赛都不知道。

“说白了,省体育局有关部门,绕开主管领导,绕开专业裁判,私自安排了比赛裁判。”当真正的跳水裁判听到比赛的情况后,表现得极度的愤慨,纷纷认为这是对体育事业的不负责,是要毁掉这个项目的。

就在访调查中,这些熟知云南竞技体育的圈内人士,更向笔者爆出关于云南省竞技体育发展的诸多内幕。

“只有28个运动员,却有43个工作人员,你知道是为什么吗”笔者表示并不知情时,这位圈内人士爆出了其中的隐情:“还不是为了多领取酬金。一般办一次比赛,都会有些薪酬,现在体育局的有关部门把办比赛当作了挣钱的工具,一年下来大大小小几十个比赛,光酬金就要领多少。”

当笔者询问有关部门是指哪个部门时,这位圈内人士直接道出就是省体育局竞赛管理与青少年体育处。据了解,该处的工作职责主要分为两大块,一块是负责组织全省各个单项比赛,做好竞赛管理工作,另一块工作职责是负责全省的青训工作。青训工作可以说工程浩大,由各地州培养人才向省里输送,这需要很长的周期,或许正是由于这个原因,省体育局竞赛管理与青少年体育处更愿意做竞赛的组织工作。

“为什么喜欢做竞赛工作,说白了,还不是有薪酬可以拿。”这位圈内人士进一步说明,一般组织比赛,都由各地承办,比赛结束后,秩序册上有名字的人,或多或少都能得到一些酬劳。“全省大大小小几十项比赛,一年下来这也是一笔不小的数目。”这位圈内人士强调说,搞青训工作很累,而且周期很长,不一定见到效益,不像组织比赛,不管水平多高,搞完比赛,不仅可以列入年度总结,而且还有些辛苦费,何乐而不为呢。

除了组织比赛外,这位圈内人士还爆料说,金牌战略也使得比赛完全变味。各个地州代表队要金牌,某些人就敢在比赛前把金牌先瓜分了。金牌提前内定,比赛就成为一种形式。本次跳水比赛,一共产生20枚金牌,某个地州代表队就拿了15块,据了解,如此的“内定”已经引起了各地州队的强烈不满,纷纷扬言,取消该项目。“明年让他们一家去比,我们都不参加了。”

云南并非一个体育强省,云南体育的落后是多方面的,但面对如此的比赛,我们不仅要问,云南竞技体育除了天灾,人祸对云南竞技体育的伤害或许更大……

后续报道

8月22日,云南省体育局局长杨宁终于就跳水“零分门”作出道歉。

杨宁表示,“零分门”引起的全国关注和话题探讨令人始料不及,从中不难发现云南省体育局某些职能部门和工作方式确有不足之处。“比赛的确是业余性质,但我们的工作惯性是对这类业余比赛重视不太够。我们的裁判大多是从其他项目聘请过来的,因为跳水不是云南的传统优势项目,还缺乏专业的裁判、教练队伍,这是必须承认的客观现实,由‘外行’改做教练和裁判,这在云南很多后起项目中都不少见。”最后,杨宁感谢大家对“零分门”的关注,“我们一定会以此为鉴,让这类不再发生

零分门再起波澜

“置世界公认的跳水规则于不顾,说明这些裁判对跳水比赛的规则很不熟悉。”9月20日,针对云南跳水“0分门”,有跳水界人士说,这样的判罚令人“匪夷所思”。

在调查过程中,体育界多位官员、教练员、运动员向记者反映,类似猫腻、乱象在云南省级体育比赛中,绝非偶然,也并非孤例。

“0分门”背后

健美操教师、司机等非专业人士竟出现在裁判名单中

一项以培养后备选手为目的的省级跳水赛事因为“0分门”而为社会广泛关注。在今年8月举行的云南省跳水锦标赛中,双人跳水赛场出现罕见一幕:来自昆明、玉溪、红河三个州市的13岁年龄组选手由于没有按照规定跳出2.0难度的技术动作,全被判0分。

“0分”判罚引发了争议,一些专家认为,这次跳水比赛中的0分判罚明显有悖常识。

云南省体育局在针对“0分门”的情况说明中称,按照比赛规则、规程规定,在双人5米跳台比赛中,比赛共有3轮动作,其中2轮为难度系数规定动作(难度系数为2.0)、1轮为无难度系数限制的动作。运动员在前2轮比赛中如未达到规则、规程所规定的难度系数,视为未完成比赛动作,判为“0”分。

原国家跳水队教练、现任马来西亚跳水队主教练杨祝梁认为,这次比赛规程上已注明,动作平均难度系数为2.0。按国际规则,不管运动员跳的难度系数是高还是低,都应按2.0的难度系数来评分。

他说,跳水比赛中运动员的动作完成质量可以有好坏,但都应该按规则打分,不能随意地给0分。此外,从这次跳水比赛的中可以看出,运动员的比赛动作不属于三种0分情况中的任何一种。

“0分门”背后的原因,似乎可以从比赛的裁判员名单中寻到踪迹。

有知情者告诉记者,这场比赛的裁判名单中出现了健美操教师和司机等多名并不熟悉跳水的非专业人士。对比秩序册和裁判名单可以发现,玉溪队教练员王惠英等多位参赛队的教练、领队也成为这场比赛的裁判员。

非专业人士以及参赛队成员为什么会出现在裁判队伍中?云南省体育局回应说,这是为了起到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的作用。云南省体育局进一步解释,目前云南在很多项目上仍缺乏高级别裁判员,今后将加大裁判员培养力度。

知情者爆料

要金牌、安排金牌已成公开秘密,年龄层出不穷

访过程中,云南体育界多名人士向记者透露,近年来在云南省内的运动会上还存在着其他乱象。

在云南省第十三届运动会上,皮划艇裁判长王波授意副裁判长杨永盛将男子2000米双人划艇第一名给楚雄队,后又授意杨永盛将女子2000米单人皮艇第一名给玉溪队。根据授意,杨永盛没有按照实际成绩公布比赛结果,而是按照王波的意图篡改了比赛成绩,两个项目都按照篡改后的结果公布并举行了颁奖仪式。

云南省体育局在2010年8月12日的一份关于违反赛风赛纪问题的通报中提到了上述。

原云南跳水队主教练黑丽苍坦承,在一次大型运动会上,曾有省体育局一位领导的家属当面表示要他“照顾”一名昭通籍运动员,但“最后还是没有弄成金牌,领导很不高兴”。

“金牌是很神圣的,但是在云南的不少比赛项目中,金牌却成了可以随意给予和取消的东西。”云南省体育局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官员举例说,柔道比赛出现“双金牌”,已成为体育界流传广泛的一个笑话。

多名当年的现场目击者证实,云南省第十二届运动会男子55公斤级柔道比赛中,由于对裁判的判罚存在争议,争夺金银牌的昆明和玉溪两队在决赛过程中罢赛。在调停无果的情况下,竞委会作出了一家给一块金牌的决定。

记者在当年的成绩册上看到,“第一名”一栏的确出现两个并列的名字,分别代表昆明和玉溪。当年带领玉溪队参加此次比赛的柔道教练在向记者确认有此事后,不愿再作过多评论。

“按照国际规则,柔道这样的对抗性项目是不可能有并列金牌存在的。要么由裁判举旗,要么称体重,一定要分出个高下来。怎么能这么随意地一家给一块呢?”国家男子柔道队主教练石明说。

“年龄特别厉害,已经成为云南省内运动会上最大的腐败。”云南省体育局的一位官员说。

按规定,参加省运动会的每名运动员,在比赛开始前,都要向社会公示3次。多位知情者向记者证实,在云南省第十三届运动会上,昭通一名叫赵静的女运动员,由于超龄,不具备比赛资格,3次均未进入公示名单,但最后却出现在了决赛阶段的秩序册上,并最终获得奖牌。

云南省体育局通报显示,经调查,“赵静报名参赛登记出生年月为1993年12月5日,而公安机关原始记录为1988年12月5日,属更改年龄。”她的参赛资格和所获成绩随即被取消。

近年来,年龄有愈演愈烈的趋势。据透露,去年省运动会决赛前,省体育局下了一个文件,要求各州市自查自纠,结果上报了四五十名运动员,其中大理、楚雄都在10人以上。后来,省体育局又查出70多名运动员年龄,主要集中在游泳项目上。

令人啼笑皆非的是,云南省第八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女子龙舟比赛中,一支代表队甚至派出了男子戴上发冒充女子参加比赛。

利益驱动

地方保护主义成为了某些运动员公然的“保护伞”

不少接受访的官员、教练员都表示,运动员在比赛中公然,就是奔着好的名次,尤其是金牌去的。

“在省运动会上取得金牌,运动员和教练回到州市,能拿到奖金,职称、住房等待遇也可能得到较好解决。运动员退役后回到当地,会有不错的工作安排,如果要升学,还可能减免分。”多名教练对记者表示。

知情者告诉记者,在云南省第十三届运动会游泳比赛中,有的孩子在年龄上,虽然通过了3次公示,却在临上场前被举报,19名家长来到赛场抗议。竞委会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同意让这些超龄选手以“测试”的名义参加比赛,成绩不纳入比赛排名,但如果成绩优异,今后升学时可以加分。

在利益驱动下,体育比赛中的锦标主义盛行,诚信缺失。有官员指出,部分地区地方保护主义严重成为运动员公然的“保护伞”。为了在省里的运动会上取得好成绩,有的州市对于当地运动员年龄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省体育局查办起来难度很大。

监管缺位

不能用换取表面光鲜,公平公正才能产生体育的公信力

教练们认为,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体育乱象频出,既有历史原因和深刻的社会背景,也有机制上的问题,比如监管的严重缺位。

0分门’不可笑,很可悲。”一位从教近50年的老教练对记者说。

多位教练表示,云南竞技体育水平相对落后,对承办各种运动会的州市,从财力、政策上加以倾斜和支持可以理解,但绝不能以的方式,换取表面的光鲜。

云南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宋笛认为,竞技体育比赛包含着精神文明的内涵,体现着公平、公正的原则。体育比赛一定要讲规则,这样才能产生公信力。体育的公信力靠谁来维护?要靠体育行政部门,要靠正规的体育运动协会,而作为体育运动直接参与者的教练员、运动员、裁判员更应严格自律。

云南省体育局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官员说,市场经济不可避免地冲击到了体育领域。教练员和运动员取得好成绩后,给予一定褒奖无可厚非,但一定要走正道,要正确看待成绩。

他说,杜绝体育,体育行政部门的管理力度要加强,相关的规章制度要进一步完善,打的机制也应尽快建立。

大型体育赛事的社会影响

无论是刚刚落下帷幕的2022北京冬奥会,还是14年前的2008北京夏奥会,开闭幕式的盛况,赛事赛程的安排,都给全世界的运动员和观众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北京也因此成了一座名副其实的奥运之城。

国际奥委会巴赫表示,中国能在最困难的环境下(全球疫情)安全的举办了本届奥运会,效果非常完美,并决定授予中国人民奥林匹克杯。

一届完美的奥运会,离不开赛会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们的辛勤付出,离不开开闭幕式导演组和演职人员的智慧和汗水,但是最为人津津乐道的,一定是奥运会的主 体育 场。

奥运会主 体育 场既是开闭幕式的表演场馆,也是最受关注的田径比赛的场馆,体现了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

谈到主 体育 场,我们自然而然会想到那个浪漫的名字——鸟巢。

尽管距离北京夏奥会已经过去了14年,但是每个中国人都不会忘记2008年8月8日那个仲夏的夜晚。

千人击缶迎客,唯美山水长卷,还有李宁脚踏祥云点燃火炬的瞬间,这一幕幕永久定格的画面,就如同绽放在鸟巢上空的绚烂烟火,印刻在每一个华夏儿女心中。

每每回想起那个时刻,总会从心底涌出一份光荣与自豪,此生无悔入华夏,来世还做中国人。

国家主 体育 场鸟巢,从2008年启用至今,已经过去了14个年头。也许很多人都会有个疑问,鸟巢启用至今,到底是赔了还是赚了呢?

不同于一般的 体育 场,鸟巢是国家的地标性建筑,无法单单讨论其商业价值,应该予以综合评判。接下来我们就从文化价值和商业价值两方面对“鸟巢到底是赔还是赚”这个问题进行说明。

时间会冲淡记忆,而地标性建筑存在的重要意义就是时刻提醒人们牢记过去。

如今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牢记中国人曾经面对的苦难,经常回望来时的路是非常必要的。唯有牢记 历史 ,才能继往开来。

2008年值得被每一个中国人永远铭记,这一年爆发了千禧年后中国最大的一次自然灾害——512汶川地震,有近7万人遇难,17000余人失踪,37万余人受伤,总受灾人口4600多万人,直接经济损失8451亿元。

这场震惊世界的灾难过去过去还不到3个月的时间,北京奥运会如期开幕,全世界的运动健儿齐聚北京,他们大概想不到,这个国家刚刚经历了怎样的伤痛。他们看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只是一届“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奥运盛会。

鸟巢重要的文化价值就在于此,它伫立在那里诉说着:中国是一个伟大的国度,我们会受伤,但我们绝不倒下。我们有举办世界级赛事的底气和信心,我们有喜迎天下客的宽广胸怀,而这一切都源于中国人骨子里愈挫愈勇、顽强不屈的信念。

2008年北京奥运会是一个重要的节点,在此之前,中国一直在苦难中 探索 前进,举步维艰,可经历过这一年的浴火重生之后,中国这列东方快车顺利驶入了快车道,并以不可阻挡的澎湃力量走向下一次辉煌。

如今去首都北京 旅游 的人,大抵都会把鸟巢 体育 馆写进自己的旅行,细想也许有点无聊,一个偌大的空 体育 场有什么可看的呢?或许人们只是想走进这里,闭上眼睛感受2008年那一夜的心境,在某个瞬间,仿佛又能听到亿万人热血澎湃的呐喊,依稀又能看见五星红旗升起时那激动人心的画面,这种感觉是其他地方找不到的。

所以从文化价值来说,鸟巢绝对是不赔的,它激励着每一个有爱国心的人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难道说这还不够吗?

鸟巢的文化价值虽然重要,可商业价值同样不容忽视,抛开34亿元的天价建设费用不谈,每年固定耗去的维护费用和折旧费用总和就高达2亿元。

也就是说,如果鸟巢每年不能产生超过2亿元的净利润,那别说回笼建设资金了,连自己养活自己都成了问题,势必拖累我国的财政收入。

2008年奥运期间,鸟巢的门票收入为12.8亿元,看起来很多是吧,但是为了这次奥运会国家花出去的真金白银超过3000亿,这么一比,这点门票收入可谓杯水车薪。

之后一年,鸟巢基本都是闭门谢客做内部调整,一直到2009年8月8日正式启用满一年的日子,才承办了一场意大利超级杯足球赛(拉齐奥vs国际米兰),这一年的收入是几乎为0。

也就是在2009这一年,国家 体育 场的经营权由中信联合体移交给了北京国资公司,对中信联合体的补偿款成了鸟巢 体育 场的负债。

那一时期国家 体育 场的经营现金流少得可怜,资产的负债率又居高不下,鸟巢的特殊身份又让它很难寻找 社会 资本融资,商业前景堪忧。

从2009年到2012年,鸟巢 体育 场的总体收入水平逐年下降,2010年只有2.1亿元,2011年更是下降到1.9亿元,其中 旅游 参观占据总收入的比例最高。随着奥运的热度逐年下降,门票收入连年下挫也在情理之中。

为了更好地吸引游客,鸟巢的管理者可谓煞费苦心,在他们的努力下,国际 体育 场的参观区域逐渐扩大,参观内容不断丰富,其中包括:

最让游客感兴趣的是鸟巢 体育 场开辟的一条“观光走廊”,人们可以先乘坐电梯,然后步行到鸟巢上方的钢结构顶面,并沿着钢结构件的顶面行走,最终到达火炬塔轨道平台。

通过这条“观光走廊”,游客可以站在鸟巢上方,向外俯瞰奥运中心区和景观塔,向内俯瞰国家 体育 场的比赛场馆,慕名而来的游客都非常想体验一把“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情。

鸟巢的“加量不加价”起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游客的参观热情高涨,一传十十传百,国家 体育 场的游客量激增。可是管理者发现了新的问题,一年四季,前三季的客流量都比较稳定,节日更多,可是一到冬天,人们就不愿意选择露天的 体育 场参观了,这怎么办呢?

“鸟巢欢乐冰雪季”于2009年首次推出,由国家 体育 场、北京时博国际 体育 赛事有限公司和北京电视台 体育 频道联合创办。

冰雪季有2大项,18小项 游戏 内容,包括冰上舞蹈表演、卡通雪城堡、滑冰、雪人王国、打雪仗锦标赛、冰上碰碰车、雪地迷宫、单板公园、雪上飞碟等等。

2015年12月,两大顶级赛事先后在鸟巢成功举行,分别是沸雪北京世界单板滑雪赛与国际雪联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世界杯。

随后,第七届鸟巢欢乐冰雪季围绕着“冰雪鸟巢、冬奥”的主题,开辟出了6万余平米的主题戏雪乐园。鸟巢的“冰雪基因”让它因为今年的北京冬奥魅力爆表,成了燃烧冬天的一团烈火。

“鸟巢儿童体验中心”,顾名思义,是为3-12岁的少年儿童打造的奥林匹克情景式体验项目。孩子们可以在这里通过运动对抗,提高身体素质,享受运动快乐,得到综合能力的提升。

这里最大程度还原了北京奥运会的整个过程,让孩子们在参加比赛的过程中对北京奥运会有更加全面深刻的了解。

儿童体验中心包括运动体验和职业体验,不但设有众多奥林匹克运动项目,比如击剑、曲棍球、棒球、射击等,还可以扮演警察、医生、消防员等职业。孩子们能够在这里进行运动和职业启蒙,感受工作的艰辛和运动的快乐,得到综合素质的提升。

这里还有大量的虚拟仿真设备,能够给孩子们带来新奇的客机体验,皮划艇、高尔夫球场、滑雪赛场,从设施到体验项目的设计都充满了高 科技 的质感,瞬间将孩子们带入到未来 科技 的情景之中,丰富孩子们的童年。

每逢节日,这里都会充满孩子们的欢声笑语,鸟巢也一度成了当地人周末举家出游的首选目的地之一。

如今鸟巢的参观门票收入已经比较稳定,平日客流在1万人左右,节日均客流超过2万。这样的门票收入肯定不菲。

并且门票收入只是鸟巢营业总额的一部分,国家 体育 场每年都会面向全国乃至全世界承办大型的 体育 赛事,承接各种商业演出。

都说文体不分家,鸟巢 体育 馆承办的商业文艺演出更多,这部分收入也是鸟巢每年营收总额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上列举的赛事和文艺演出只是其中有代表性的一小部分,对于一个占地面积20.4万平米,可容纳9万人的大型 体育 场来说,场地租赁、票务分成加在一起的利润非常可观。

《新京报》在2014年做过调查,当时国家 体育 场的常务副总经理相军表示,当时鸟巢一天的租赁费用就高达300万元,如今随着物价和工资上涨,这个数字必定会更高。

2016年,有人曾在网上提出“鸟巢空置”的说法,直接被央广网用数据否定了。2016年初,鸟巢就已经安排了累计40余场赛事与活动,年营业收入2亿元,早已实现扭亏为盈。

这是官方媒体首次就鸟巢是否盈利作出正面回应,从2016到2022的6年间,在鸟巢举行的大型活动有增无减,鸟巢的营业额也必定是水涨船高。

相信看到这里,再去思考“鸟巢开了14年,到底是赔还是赚了”的问题,你的心里已经有了答案。在世界范围内,无论从文化价值还是商业价值来衡量,鸟巢都可以称得上是一座非常成功的国家 体育 场。

14年前,汶川地震的阴云后,我们成功举办了第29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

14年后,全球疫情的阴霾中,我们又成功举办了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

时间仅仅过去了14年,对于使用寿命超过100年的鸟巢来说,它依然是“曾经的那个少年”。更何况刚刚过去的冬奥会,注定会给这座场馆增添更多的展览项目,注入更多年轻的活力,必将会在未来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吸引全世界的旅行者来此驻足游览。

你猜,在鸟巢举行的下一次世界级赛事会是什么呢?

鲜花铺就的陷阱—论大型体育赛事对主办国的影响

韩国总统金大中曾经宣布,2002年韩日世界杯将使韩国的生产总值增加11万亿韩元(约合8.4亿美元),并带来5万亿韩元的税收收入,创造35万人次的就业机会和88亿美元的连带效益,而且将从40万名游客的消费中获得6825亿韩元的收入,这样除去各种附加值和各种支出,韩国最终将会从中赢利近14.4亿美元。

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也作出类似的预测,只是数字稍有不同而已。据两国的国家新闻机构今年1月份一项调查,82.1%的韩国人和61.9%的日本人认为首次在亚洲举行的世界杯足球赛对他们的经济增长将起到很重要的推动作用。

可惜,上述数据缺乏实质意义,因为它们有太多的宣传因素,其作用更像是广告,或者说是两个主办国的和人民(包括研究人员)的美好愿望。但是,经济增长的幅度不一定会为人们的美好愿望所左右,即便是消费者信心指数也仅供参考而已。

这次世界杯究竟能不能取得日韩声称的经济效益,抑或如3月份的《远东经济评论》所作的预测那样悲观,还需要客观而精确的统计数据。在缺乏这种数据的前提下,我们不妨从正反两方面看一看本届世界杯可能投下的经济涟漪。

短期行为与雪球效应

在《远东经济评论》的封面文章发表之前,大多数人对于日韩世界杯的经济作用充满信心,普遍认为这是对陷于不景气状态的日韩经济的一剂强心针。

这种观点非常正常,也不乏历史先例。30年代美国大萧条期间,企业不敢作新的投资,即便很有钱的人也缩手缩脚,这时候只有站出来,通过兴建大型公共项目(如胡佛水坝等),雇佣大批工人,以推动停滞不前的经济雪球。

笔者曾听到过一个故事,说当时美国雇佣了大批工人,让他们在荒野里挖一条沟,然后又填上。为什么要做这样的“无用功”?原因只有一个,即找一个名目把钱转到普通百姓手里,那样他们便可以有钱去买吃的穿的,而那些食品店和服装店也就有了生意,一条血管到另一条血管,新鲜血液流入整个经济体系。这个故事有多少真实性我没考证过,但其中的逻辑对于经历过经济起伏的人们已不再陌生。

无疑,贫血的日韩经济需要这样的输血方式。80万人赴日韩观看赛事,每人平均将消费2000-3000美元,日本一地的纪念品销售额达到1000亿日元……这些预测数字即使过于乐观,但球迷(而且是相当多的球迷)肯定会去看球赛,他们肯定会花不少钱,他们的吃住行、门票、纪念品等等,对主办国的经济多多少少会有刺激作用。

问题是,这些注入当地经济的激素究竟有没有持久的威力?韩国发展协会认为,世界杯期间花费的每一美元要比平时流通中的一美元更有价值,能产生更大的雪球效应。这种说法似乎不合逻辑。对于一棵久旱遇甘霖的树木来说,那甘霖是一年来一场大雨,还是几天一次小雨更有用?

文艺或体育赛事等大型若不是定期在同一地点举行,都存在着这个问题。如果这80万人能分几十次赴日韩看球,对当地的经济也许不会有“心脏起跳仪”式的刺激,但会像涓涓泉水,水滴石穿。美国各大城市建造高级球场,吸引优秀球队,以象征性租金(如每年一美元)出租给他们,就是这个道理。各地方以优惠政策招徕大小企业安家落户,也是因为它们具有长期刺激当地经济的作用。

然而,一次性的赛事却没有这样的功能。这80万人转眼就走了,他们住了高价旅馆,买了昂贵的纪念品,他们有什么理由故地重游?事实上,世界杯的经济特色更像是我国的歌星演唱会,当然规模要大成千上百倍——它们偶尔出现在某个城市,吸引大批歌迷,招徕一批广告商和赞助商,售出昂贵的门票;但仔细分析,承办商若不走旁门左道似乎很难赚钱,因为他们的成本太高,而这种“走穴”式的运作模式又不可能培养固定的消费习惯,因此也不可能扎根于当地经济。

固定资产如何消化

消费方的一次性特点为供应方带来了很大困惑。比如你是一个旅馆业者,这段时间你希望自己能出租一万套房间,但平时你的客源仅够一千套,你究竟该不该扩建?如果你不扩建,这次会损失很多赚钱的机会;如果扩建,将来会严重供过于求。这样的窘境发生在多数需要投资固定资产的商家身上。毕竟,人力可以流动,你可以去别的城市招聘临时工,但酒店餐馆却不能今天建了明天拆。

可是,主办方却面临着这方面的最大挑战。服务业者可以靠提高价格来增加利润,但比赛场馆却不能靠价格来协调安排档期,你不可能把两个球场的赛事“挤”在一个地方。日韩两国已投入30多亿美元建造了20座能容纳4万观众的新场馆,大部分新场馆将只举行3-4场比赛。比赛结束后,这些场馆立刻面临“失业”的前景,当地对体育活动的需求不可能一步发展到“馆”尽其用的程度。留着等将来人口多了再用?不可能,这些场馆的维护耗资不菲;拆了吧?巨额财富眼看着付诸东流,算一算平均为每个看客所花的建设费用,能靠卖体恤衫赚回来吗?

在这一点上,老美的做法比较保守,也值得借鉴。年的洛杉矶奥运会基本上没有投资太多新设施,而是充分利用现有条件,把旧的翻新。当然,老美有这个条件,他们每个城市都有大量体育设施,但亚洲国家却需要另起炉灶,一方面是不得已,另一方面希望借此给外界一个好印象。从经济角度讲,这也能刺激建筑业的兴旺。

诚然,建筑业和餐饮旅店服务业是这届世界杯的最大受益者,除此之外,转卖电视转播权及电视广告的企业也明摆着不赔,但投资场馆建设的当地却面临着入不敷出的危机。靠世界杯打平基础设施投资的可能性微乎其微,而这些钱多半来自税收,不是天上掉下来的,用在A项目上,B项目就得削减开支,而这不起眼的B项目也不是毫无经济效益的。

社会效益的边际效应

比方说,本来要花在救济穷人上面的资金,因为世界杯而被用在建造新场馆上。当然,那崭新的体育场能登上电视屏幕,被全世界媒体广泛报道,因而会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至少是提高当地的知名度,说不定有助于当地未来的旅游业。但这笔钱若用在救济穷人的项目上,也能流入当地经济的肌肤,而且长期效益不一定比球场差。(当然,这方面的结论需要详尽的推算和论证。)

社会效应如同企业的形象广告,有当然比没有好,但花多少钱能产生最佳效果(即最高的边际效应)乃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从理论上讲,当你的品牌已做好充分准备、即将“起飞”但尚未“起飞”时,那时的广告效果最显著。

对于韩国来说,1988年的奥运会就起到了这个作用,因为当时正值韩国经济展翅飞翔,奥运会让世界了解了它,也为本国国民提供了一个增强国家团结,提高人民道德修养的良机。如今的日韩都已过了向外国投资者宣传自己的“曲线急升处”(微积分用于经济学的原理),因此世界杯的宣传作用虽然仍未消失,但效果要低得多。换言之,日韩为它们国家的“形象广告”将付出太高的价格。

不少经济学家对大型体育赛事对主办地带来的赛后负面影响均有详尽的研究,这些研究并非危言耸听。许多地方的在向投资者招手时,都会排斥有较大副作用的企业,如污染环境的企业,这证明并不是每一块投在一个地方的钱都只造福不闯祸;同理,世界杯可能为当地经济增加耐久性动力,也可能只是酒后好汉的一场抽搐。关键是当地如何及早消除隐患,降低副作用,发挥赛事的火车头功能。一味强调有利因素、对不利因素取鸵鸟政策,最终轮到自己哑巴吃黄连。